密码:

王志珍副主席代表九三学社中央提出: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志珍副主席在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大会发言时提出,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当前,应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九三学社围绕促进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座谈和近万份问卷调查。据此,王志珍代表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建立科学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长期存在多头管理和部门分割等"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项目的决策、执行、监督全部由有关部门一手包揽,导致管理不科学、验收走过场等问题。建议完善统揽全局的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领导与统筹作用,强化科技部作为办事机构协调各方落实领导小组决策的职能,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分离的项目管理机制,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技投入规划、计划和预算的落实,建立若干社会化管理、事业单位性质、分门别类的基金委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建立第三方科技项目监督评估机构。

加强公益性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1999年以来,一些原公益类科研院所和行业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迫于创收求生存、资产保增值等压力,无暇顾及公益性等研究,导致公益性科技成果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建议将主要承担公益性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转企科研院所或相关人员,组建为公益类科研院所,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总院,专门从事公益性技术研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适应转企院所(企业)特点的考核方法,强化科技创新方面的考核指标。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研环境。对科研机构,尤其是基础研究机构,减少项目审批式的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拨款基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科研人员基本工资。确立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逐步扭转科技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多管齐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大。建议深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评价开发类科技人员的重要内容,保证从事技术开发与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具有同等学术待遇。加强财政金融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健全风投体制,完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政策。尽快制定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收益分配和资金扶持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