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习近平在海扶技术公司调研,了解超声治疗系统自主创新和实际应用情况(右二为王智彪)(一)。
12月6日,习近平在海扶技术公司调研,了解超声治疗系统自主创新和实际应用情况(前排左二为王智彪)(二)。
12月6日,习近平在海扶技术公司调研,了解超声治疗系统自主创新和实际应用情况(前排右三为王智彪)(三)。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智彪创办的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暨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王智彪“海扶”团队为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在远程治疗中心,习近平通过网络观看了采用海扶超声无创技术进行的一例子宫肌瘤治疗手术。在详细听取王智彪对海扶超声无创技术在国际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发展前景的介绍后,习近平说:“你们依靠自主创新,不少核心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令人振奋,向你们表示祝贺!”习近平还详细询问了超声无创技术的治疗时间、治疗价格、治疗技术等问题,并对企业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表示关切。
今年4月,习近平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活动中,就在上海世博园重庆馆区观看了海扶超声聚焦刀的演示。当听说海扶刀是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器械,已出口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等12个国家时,习近平当即对这一原创国际领先技术表示肯定。
“海扶超声聚焦刀”是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其学术名称是“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它利用超声波的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超声波在体外定位,在体内癌灶处聚焦,瞬时使聚焦处升温达60℃以上,让肿瘤凝固性坏死而又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实现“无创”切除实体肿瘤。
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提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手术和放化疗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对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入热潮。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著名医学家F.A.Jolesz预言:在21世纪,无创治疗肿瘤将取得重大进步,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将是治疗肿瘤的最佳体外无创性技术。日本东芝公司把HIFU技术归为21世纪肿瘤治疗技术,声称将在2002年把该技术推向临床。英、德、法等发达国家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这一技术。2004年2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将“超声治疗肿瘤”列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前沿问题。中、美、英、日、法等国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到该领域研究,国际医疗巨头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也在该领域投入巨资进行基础研究,纷纷踏足这个领域。
早在1988年,以王智彪为首的科研团队就从B超对胎儿的影响得到启发开始了“超声的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随着实验的深入,研究延伸到了“聚焦超声治疗肿瘤”,并在1997年研制出世界首台利用聚焦超声从体外治疗体内肿瘤的“海扶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当年成功应用于临床,实现了世界首例HIFU治疗恶性骨肿瘤保肢的无创手术和世界首例HIFU治疗恶性乳腺癌保乳无创手术,并陆续应用于肝脏肿瘤、软组织肉瘤(如胰腺癌、子宫肌瘤)等实体性肿瘤的治疗。如今,“海扶超声聚焦刀”已经由一项尖端的高科技技术变成了临床适宜技术。用“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一个直径8厘米肿瘤的时间,由最初的10个小时缩短到不足2小时。
2001年“首届超声治疗国际年会”在中国重庆成功举办,国际超声治疗学会主席Gail ter Haar女士说:“全球在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加起来还没有中国海扶做的多”。2002年,海扶刀出口英国。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次出口西方发达国家。国际超声学会主席Lawrence Crum教授盛赞中国海扶技术水平“领先国际水平3-5年”。2003年,国家药品监督局率先颁布全球第一个HIFU技术国家标准;2005年,卫生部以此为基础颁布了关于《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临床应用指南》。由于中国海扶的卓越成果,2005年,德国西门子西门子公司放弃了对HIFU技术的自主研发,选择与海扶公司合作,海扶获得了西门子在医疗仪器领域全球市场的合作, 改变了在以往国际合作中我国企业往往为换取先进技术而将国内市场拱手相让的被动局面,做到了中国高新技术与国外企业的平等双赢合作。“海扶刀”2004年通过韩国市场准入的认证,2005年通过欧盟市场准入(CE)认证。这是中国原创大型医疗设备首次通过国际性认证。海扶人用自己22年坚持自主创新的努力,换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书写了“中国创造”新篇章。
到2010年8月,海扶先后获得46件国际发明专利、83件国家专利。设备已出口英、意、西、俄、日、韩等13个发达国家及地区,累计在全球800余家医院治疗肿瘤患者数万例,非肿瘤患者近百万例,培训海内外医师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