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发展服务外包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资源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发展接续产业。服务外包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引领了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以服务外包业务来培育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极具理论和现实价值。

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我国资源型城市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662座的18%,总人口1.54亿人。其中,44座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所拥有可供开发的后备矿产资源已经不多,经济发展每况愈下,迫切需要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而又特殊的问题来对待。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一是资源采掘业在资源型城市经济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中,资源采掘业占据了极大的比重,部分城市曾占到9成以上。经济发展对资源呈现高度的依赖性,“一业独大”的问题明显,一旦资源枯竭就会对城市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可采掘的后备资源不足。目前约1/3的资源型城市后备开发资源不足,将面临矿竭城衰的严重问题。三是产业工人技能单一,就业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失业率高达12.3%,就业压力明显高于非资源型城市5个百分点。在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就业岗位不断减少的双重因素影响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压力不断放大。

二、发展服务外包是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可行选择

主导产业选择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国家已把发展接续产业作为当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产业延伸模式。在原有资源开发基础上,发展下游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建立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产业群,即使将来本地资源枯竭,也可从外部输入资源进行加工,维持城市持久繁荣。二是产业更新模式。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建立基本不依赖原有资源的全新产业群,把原来从事资源开发的人员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但如何利用采掘业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服务外包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就业、高科技含量等特点。服务外包正由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向以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为主演进,正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线从服务领域渗透到生产领域。其中医药服务外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服务外包以及装备制造业服务外包尤为引人注目。应兼容两种模式长处,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在生产、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承接资源勘探开发、流程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

以大庆为例。大庆依托大庆石油石化产业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快发展以石油勘探开发和石化生产数据采集处理、工程设计、自动化控制等为重点的石油石化服务外包业务,产业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市场遍及中亚洲、美洲、中东和北非等20多个国家以及我国新疆等地区,石油石化技术服务已成为大庆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体。再如我国煤炭服务外包实践。中国煤炭经济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在煤炭等工程技术服务外包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该企业提供从煤矿开采权的购买、勘探、开发、设计、造井到生产经营整个流程的服务供给,在实现煤矿规模生产经营时,再向市场整体出售。采用这一模式在印度尼西亚开发了数个金矿和煤矿,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三、发展服务外业的对策建议

1.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管理、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紧紧把握新一轮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制定优惠政策,把服务外包打造成为资源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将生产外包与服务外包有机结合,以中东、南美、非洲等为目标市场开展石油离岸外包业务,以东南亚、俄罗斯等为目标市场开展煤炭离岸外包业务,以澳大利亚、巴西和非洲国家为目标市场开展金属矿等离岸外包业务,引导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重点领域

(1)石油石化产业。主要有以石油勘探开发和石化生产数据采集处理、数据分析、工程设计、自动化控制等为重点的石油石化技术服务、地质制图、地震解释、研发设计、实时数据库分析等。(2)煤炭、金属矿产业。主要业务领域有矿业勘探数据处理、开发流程全过程控制、煤矿开采权的购买、勘探、开发、设计、造井、工程技术等。(3)森工业。林业利用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承揽林业管护、防火防虫、资源统计数据处理、承接俄罗斯的印刷外包等。

3.主要任务

一是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区工程。借助资源型城市管理、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围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境内服务外包业务、特定行业或特定流程服务外包业务,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区。使其成为人才聚集、资本融通、技术共享、信息汇聚,具有引导和带动作用的专业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二是培育服务外包规模企业。选择一批业务前景好、管理水平高、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服务外包企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使之成为资源型城市带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三是建设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战略研究公共服务平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服务外包提供智力支持;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人才政策落实、人才培训、人才派遣和人才招聘等服务;技术支撑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数据存储、质量保证、测试、演示、验证、培训、项目管理等服务;招商引资与市场开拓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招商引资、企业形象设计、产品设计、产品推广、展览展销、技术合作咨询、品牌打造和传播等服务;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出口信贷和咨询等服务。

4.四项措施

一是重视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的专业培训。针对不同目标市场需求实施定制化培训,强化专业能力和业务流程训练。建立政府、企业、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的人才培训体系。

二是加大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推介力度。突出各类园区在服务外包产业招商中的载体作用,通过聚焦重点园区,打造服务外包基地。突出发挥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侨的桥梁纽带作用,解决本土企业承接外包业务的诸多“短腿”问题。突出对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主动承接跨国公司内部的离岸外包,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资源型城市。突出专业化招商,把招商的重点放在采矿设计、研发、流程管理、技术服务等外包领域。

三是塑造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国际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大庆等几个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品牌,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品牌价值;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服务外包品牌的整体形象。制定全国资源型城市总体外包品牌战略,制定针对全球外包客户和服务提供商的宣传计划,方便外商了解我国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能力及优惠政策。加强与在中国发包的全球知名跨国企业合作,打造全国服务外包典型案例。

四是注重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诚信体系建设。诚实守信,重视与国外发包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战略的眼光争取跨国公司外包合同,认真履约,与跨国公司长期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成为价值链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加强与服务外包商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制度、外包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和外包企业诚信备案制度,建立行业诚信数据库,健全个人信息安全法律条款。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守客户的商业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