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蔡耀军:建议“两会”关注城市弱势群体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委蔡耀军,九三湖北省委妇女委员会副主任、江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华教授说,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中人数最多,困难最大,矛盾最突出的主要有两大类人群。一是城镇中下岗职工与无收入家庭;二是进城谋生的农民工。解决好弱势群体中这两类人的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为此建议:

1.按劳取酬,提高岗位工资,工人阶层应成为中等收入的主体。工人阶层及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者的主要途径是大幅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岗位工资,使社会分配结构更加公平,刺激就业。另一个途径是,在现代企业改革中,通过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使企业产权多元化,劳动者持股,劳动分红等形式,使劳动者有劳动岗位收入和股份收益。

要改善城镇低收入和无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光凭社保金和资助不可能使他们脱贫,要通过增加劳动收入改善生存状况,通过就业提高岗位工资。

2.改变观念,以劳动为荣,促进就业,积极上岗。劳动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大量闲置劳动力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非有效性,更是因为大量的失业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破坏社会的稳定发展,再加上需要就业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择业观念、个人素质、收入的期望值与经济增长带来就业岗位的要求的差异,使得劳动力市场人、职匹配的成功率很低。因此,政府指导就业提高岗位工资的同时,促进城市居民就业,是改善低收入和无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的关键。

3.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方面的投入。要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仅靠市场本身是不够的,而作为市场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结果之一,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还需通过市场以外的手段来保障,保障手段的实施主要靠政府,因此在救助弱势群体的问题上,应弱化市场作用,强化政府作用,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与主导作用.在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中,既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但也不能把一切都推给市场去解决,特别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问题上,都想以市场这剂“万能良药”去解决,是发展认识上的谬误,是改革方向上的偏颇,是政府职能的“缺位”。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政府要统筹研究制定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形成政策合理,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在统筹兼顾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的同时,社会保障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力、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就业政策要体现公平竞争,高效服务,不宜将短期政策固定化、长期化,并区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低保)的不同性质,避免两者范围的交叉和错位.具体落实养老金与保险金的交纳;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再就业;延长交费年限,失业救济金发放实行按待业时间分段、分层领取标准不同的梯度式发放;制定统一的经济补偿金发放制度,解决养老金历史债务问题,加大退休弹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一定是最低标准,严格救助条件,拉开低保金与就业工资档次,提高就业积极性;低保与助学、医疗专项救助相结合,对于健康、有工作能力的人,要促使就业,要有基本的公益性劳动的限制等等。

5.进一步健全政策法规。今年国家财政为社会保障支出了2019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47亿元。每年从财政中按比例为社保支出,视经济增长而不断递增的社保基金,以及岗位工资的最底线及增长幅度,规定企业为职工交纳养老金及医疗保险金的额度,工资支付结算,工伤治疗,社保金发放对贫困户的补助,经济房购买及廉租房的使用等等与城镇弱势群体生存、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息息相关的都应用法律和政策确定下来,政府在操作中有法可依,居民在法律框架下有完善的保障与政治支撑,并依法进行诉求。

6.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使保险基金的合法化,帮助弱势群体,应在强有力的法律管制条件下进行。从调查中发现,目前个人和用人单位,不缴、欠缴和中断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问题十分严重,是在现有经济环境中,因法律不健全而无法对历史欠帐未能有效化解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目前社会保险金征缴难题需要有效解决,当务之急是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对缴费管理建立统一的法律依据,加大执法力度,使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形成缴费和受益相对称的激励约束机制,用法律手段完善养老保险金的征缴。社会保障系统建立在立法基础上,以保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并为弱势群体提供特别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