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来到河南大学,与河南大学师生围绕“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的主题进行座谈。
韩启德表示,在学校的工作是他所有工作中最愉快最喜欢的工作,到河南大学和同学们座谈,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愿意和大家敞开心扉,自由交流。
韩启德引用《论语》中的一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鼓励青年学子培养良好的素质和人格,要做到“忠”和“恕”,“忠”就是要忠于国家,有一种感恩之心,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恕”就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谈到中美教育差异的问题时,韩启德认为,中美两国教育的最大差别是,美国的教育是张扬个性的教育,而我国的教育遏制个性,当然,中国的教育也有优秀的地方,掌握知识很多,所以应该把两种教育的优点融合起来。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讲确实应该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
在回答学生提出传承百年的河南大学在底蕴、理念、特色、教师这四个方面如何举措以重振名校风采时,韩启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首先一定要办成一个有特色的大学,不要求全,不要求大,但是要求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在若干个学科能够跑到前列去,做出河南大学的特色。作为河南这样一个大省的学校,要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如果能够办成有特色,有几个好的学科,能够为河南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学,那么河南大学的地位一定能够不断提升。古话说“得中原得天下”,我愿意发展一下,能够为中原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学,一定会成为我国一流的大学。
得知河南大学办有医学院时,身为医学专家的韩启德“感觉到更加亲切”,他就如何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环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始终大声疾呼要改革我国的医学教育,呼吁国家要统一医学学制,最好是5到6年。对于专业学习,他指出,医乃仁术,医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加强人文的学习,要培养严谨的学风,掌握获取信息和转化知识的本领,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他希望同学们提升创新能力,重视学科交叉研究,不要局限于一个学科,最少手里有两张入场券,一张本专业的入场券,一张另外专业的入场券。
针对学子们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韩启德表示,大家现在觉得找工作很困难,问题的关键在于一点,就是大家都不想到基层去。他希望大家把眼光放远一点,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从头干起。在回顾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在基层工作的10年的经历后,他动情地说:“在基层的工作,使得我了解了中国,同时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当时做的一些工作,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我感到很宽慰,所以我觉得在基层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大有作为的,也会为同学们今后人生积累非常有用的一些财富。”
在得知韩启德曾经在偏远地区的卫生院一干就是10年时,有学生提问,要实现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哪些问题亟需解决。韩启德回答说,农村卫生面貌很落后,第一要解决好农村医疗人才问题,第二要解决好政府投入问题。现在新农村合作医疗与过去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和应该达到的水平还有一段差距。随着这几年政府的重视,大家的努力,相信农村的卫生条件是能够越办越好的。
针对研究生提出的如何度过研究生阶段的生活的问题,韩启德强调,首先要把人做好,既然要搞研究,就要热爱研究。做研究生就要有激情,没有激情做不成事情,不可能有大的创造,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他还建议大家掌握另外一门学科进行学科交叉。他最后说:“一个人理解科学研究至少要10年时间,所以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沉下心去,几十年以后才问收获。”
幽默的语调,愉快的交流,感染了在座的师生们。每回答一个问题,师生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使座谈会现场成了交流知识的快乐课堂。阐释在华中科技大学与大学生座谈的时候提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理解人生、努力成才”的含义时,韩启德鼓励青年学子要有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目光,远大的志向,宽广的胸怀,脚踏实地,不管顺利还是挫折都要做到处事不惊,认认真真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做一个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也在座谈会上回答了学生们的相关提问。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艳萍,河南大学校长关爱和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