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关于“伪科学”问题的科学哲学对话


 

近日,在九三学社中央所属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科学与社会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北京青年学术论坛”上,国内科学哲学领域的部分学者聚集在一起,首次集中讨论科学与“伪科学”问题。

真伪界定谁说了算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志新认为,科学共同体内部很少提到“伪科学”这个词汇,“伪科学”的起因在于媒体炒作。就科学研究而言,如果一个人的研究结果是错误的,不能得到认可,这属于科学界内部的争论,但是不会被认为是“伪科学”,这种内部争论并无真伪之分。王志新认为,当下的媒体分配体制并不健全,有的媒体热衷于炒作小道消息和个人言论,从而误导舆论。如果没有炒作,就不会引起浪费纳税人钱的行为,相应也就不能受到指责。但是如果炒作不科学东西的结果是影响相关部门的决策,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使某些人牟取个人利益,那么科学共同体就有义务站出来说话:“这不是真的。”并指出,应该将研究结果发表到国外刊物上,接受检验。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则表示,某些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被打成“伪科学”,这可能会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压制,而非主流科学得不到重视,有可能会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真伪的界定,不应该只是由科学共同体单独完成。宋正海于1990年在北京创办“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社会之间的大交叉问题,现在讲座已办到第700讲。其中主要领域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等。2006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宋正海等在北京组织了支持废除《科普法》中“伪科学”一条的小型签名活动,涉及多位学界人士。这一事件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时间被热炒。

真伪对立何以产生

对于造成科学与“伪科学”争论的原因,学者们各抒己见。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段伟文认为,非主流科学与主流科学的对立和我国科技资源分配过于行政化有关,分配一元化、不均衡,引发矛盾在所难免,比如,我国的民间科学就达不到经济层面,因而往往难以产生影响,与主流相对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伪科学”。他认为只有经济上多元化,思想上才有可能多元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大椿认为,科技是生产力,关于科学的讨论主要与我们社会进步现在面临的问题和任务相关,所以备受社会关注。而且,科学、“伪科学”之所以存在争论主要是因为价值观的问题。在我国的语境下,主流科学界被主流价值观认可,非主流的东西一旦被界定为“伪科学”就会被打入另册,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关于科学真伪的争论也备受国人关注。从当前语境来看,“伪科学”在我国的语境中往往被认为是错的、假的、没有意义的。清华大学教授蒋劲松认为,“伪科学”也是有其正面价值的,只不过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显示。“伪科学”可能会具有科学之外的正面价值,也有可能被当做科学的观点不成立,但是却可能在科学上有启发性,比如康德的星云假说。因此,“伪科学”也不能被全盘否定,真伪之间的争论也就在所难免。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指出,这场科学与“伪科学”争论的最终要归结于科学观的问题,持有不同科学观,就会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对真伪“是否存在”和“如何判断”都有不同的看法。

在此次论坛上,针对民间科学与主流科学之间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国内没有为民间科学开辟足够的表达空间,他们的研究结果得不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可往往很难发表,导致了一些民间科学家对主流科学界的不满;而有的学者则主张,无论是谁,应该将研究结果拿到国际上发表,毕竟国内的科学发展水平与国际上有一定差距,拿出去接受国际检验,真伪可知。

“伪科学”能否成为中性词汇

宋正海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肖显静等认为,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从学术和社会的角度看,科学的含义是比较广泛的,科学也不只是近现代科学一种,如此,仅以近现代科学为模本来界定“伪科学”存在一定的欠缺,应该慎重界定“伪科学”、慎重反对“伪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罗嘉昌认为,这场争论是一个涉及有没有另类科学、多元化的问题。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作了逻辑主义与后现代学术态度的发言,他主张用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即多元性和反本质主义来分析科学,他认为科学不可能成为汇聚和囊括一切的整体。

此外,还有不止一位学者表示,科学与“伪科学”的争论其实并不是头等重要的。刘大椿认为,科学与“伪科学”的定义可以研究,但是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而且关于两者的概念划分也不大可能达成共识。在概念上最大的分野是科学与非科学,而不是科学与“伪科学”。比如宗教、艺术等与科学之间界限分明,这些属于非科学,有些东西不易界定,不违反科学精神可以归结为非科学,但不一定要打入“伪科学”的另册。李醒民认为,科学、“伪科学”以及反科学的争论是一种学术争论,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可以议而不决、举而不行。因为有的问题比如中医的存废不仅关系到科学,还关系到文化、经济以及公民生存等因素,不是界定科学的真伪就可以决定的。刘兵认为,从科普的角度来看,公众对于科学、“伪科学”的争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学理上来看意义不是很大。这种广泛的争论恰好体现了科学哲学中关键概念普及中的欠缺,从而导致了一些无谓的争议。

当前,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争论难以休止,有学者指出要消解争论必须要倡导多元的、宽容的科学观,但是要强调不能有害于社会。只要不对社会造成危害和负面影响的,宽容些也无妨。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吴岩所说,应该允许“伪科学”成为一个中性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