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褚君浩:科研人员“攻关”不如“公关”?


 

谁拿的项目多,谁的成绩就大,获得项目经费越多,得分越高。接下来他是不是参与研究都没多大关系。人们对如今科研院所里“攻关”不如“公关”的现象已经有些看不懂了。

 

“良性”的循环   不变的局

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君浩把某些“幸运儿”总能拿到项目,看作是一种“良性循环”:申请到项目———获得成绩———申请更大的项目。

一些科研单位为了获取科研经费,彰显自己的科研实力、学术水平,鼓励科研人员去申请各种项目。只要能拿到项目经费,科研人员就能在单位“扬眉吐气”,评职称、评奖、当博导,一顺百顺。 君浩觉得,有些科研单位项目申请似乎成了比研究本身更重要的工作内容。 现在的科研单位都有几个以申请项目见长的“项目老板”。他们项目最多,忙碌的申请过程,无法安下心来做研究,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单位“得分最高”的人。“马太效应”让科研项目更多地集中在“老板”身上,而大多数学者对项目申请只能是望洋兴叹,困难重重。许多埋头做研究不谙“申请之道”的人,只能给别人打工,研究做得再好,也永远别想在单位的“英雄榜”上往前排。

中国科协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一次调查证实了这种情况,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 其实,课题申请也是件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事情。“变了味”的评价方式,让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应运而生。最通常的办法是跟评委扯上关系,当然,如果能把评委领导的工作做通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位当过评委的研究人员显示了他手机上的一条短信:“请关照B单位”,发短信的是他的顶头上司。本想把票投给A的他,最终表态A、B两家合作完成项目。他不得而知的是,其他几位评委是否收到了同样的短信。

灰色的提成   “圈钱”的谜

5%到10%,这是一组让科研人员敏感的数字。 不少科研人员愿意横下心来“跑”项目,不光因为这是单位评价自己的重要指标,更因为有无项目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收入。在一些单位,一个项目申请下来,申请人可以得到5%到10%的提成。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解决科研人员的工资偏低,国家有关部门曾出台一些规定,允许按一定比例从科研经费中提取少量奖金发给科研人员。5%到10%的提成,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 君浩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这个提成带来的问题很多。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扩大提成比例;一些人利用自身的特殊条件,获得大量的科研经费,搞“课题发包”,个人获得相当可观的经费提成,靠课题提成“致富”;提成的经费奖金发放不透明,造成科研人员之间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和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有的项目经费达几十万,几百万,项目提成的合理合法性成了争议的焦点。甚至有人认为这促使某些人把项目申请变成了纯粹的“圈钱运动”,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也在“运动”中越来越少了。

难立的项目  易结的题

立项像是科研过程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大山,要是过了这座山,剩下的路似乎就一马平川了。你甚至可以不做,完全‘转包’给别人,不会影响你的成就,成绩的好坏没有人在意。

针对科研投入管理的问题, 君浩参与了九三学社组织的一项调查,他也同样发现,不少纵向项目存在着“立项难、结题易”的现象,“项目一经确立,就放任项目单位随意走过场。虽然现在许多项目有中期检查,但实际上一些中期检查流于形式。填一份表格、盖章后上交就算OK,管理部门几乎不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核查”。 拿到经费的人,拿出了论文或成果就是圆满地完成了他的责任。至于这之中有多少低水平重复研究,有多少浪费或腐败,甚至有多少是他本人做的,很少有人清楚,更没有人为此负责任。在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有限的科技投入没能获得让人满意的回报。 现在项目结题的一个重要指征是论文数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在全世界排名第9,但是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排第120位。

“我们的科研经费本来就有限,一定要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君浩建议,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责机制。对于投入产出效益极差的,应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