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谢小军:关于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缓解农村发展资金矛盾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说,农村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重要资产,资金是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开展农村土地抵押融资,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的资产功能,拓展农村融资抵押物的范围,满足农村多层次的资金需求,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有利于带动农民土地资产的有效流动,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增强农民创业创新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土地抵押融资试点工作。其中,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重庆市开展得最为深入。作为建立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制度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举措,重庆市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2011年9月末,重庆已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07亿,有效缓解了农村发展资金困境,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

为有序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结合重庆试点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

根据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实际情况,健全农村土地制度应以保障农民权益和改善农民生计为目标,突出以下重点:首先,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是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法律基础,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通过积极推进地方立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强化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发展权,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其次,要尊重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权利,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再次,要保证农民土地权利在经济上得到有效实现,创造条件让广大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建议适当延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年限,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财产抵押。取消原有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性质,农民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流转和收益等权利,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明确农民合法的土地产权可以抵押。并且这种土地产权应该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相一致和对等。

二、培育农村土地抵押融资服务体系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融资必须培育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农村土地抵押中存在的信息不畅、价格不合理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土地抵押信息交流、地价评估、权属审核登记、法律援助等服务体系。信息是抵押双方的桥梁,建立信息交流和咨询平台,对农村土地抵押供需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和公布,为供需双方的交易活动提供信息导向。价格是市场的核心,合理的价格不仅能充分体现土地的价值,而且可以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适时制定农村土地估价规范,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构,通过专业人员按一定的评估程序,对影响地价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农村地价价格,切实保障抵押双方的权益。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影响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土地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严重不平衡,农村的社会保障十分薄弱。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融资,必须减轻农村土地负荷、减少农户进行土地抵押融资时的后顾之忧,应尽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仍以家庭保障为主。要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广大农民从土地中彻底解放出来,就必须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弱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