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汪惠芳: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衢州市委会主委汪惠芳说,针对当前老百姓关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近日,我们对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发现,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是公办优质幼儿园数量较少。目前,公办园、优质园班额超员,且难进现象较为普遍,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是学前教育最大的矛盾。二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优质公办幼儿园普遍集中在城镇,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师资素质差、小学化倾向严重等现象。三是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不到位。由于小区在规划建设时未配套建设幼儿园,有的虽建有幼儿园,但由开发商或产权所属部门高价出租给个人办园。四是学前教育布点规划滞后。幼儿园的布局在城市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体系,致使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如浙江衢州市学前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占基础教育学生总数的20.9%,而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仅占基础教育总投入的1.44%。

3、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一是数量不足。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保教质量的提升。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幼儿园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给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带来许多隐患。二是素质不高。如,衢州市3628名幼儿专任教师中,持有教师资格证或上岗证的的只有45.07%。三是待遇偏低。幼儿园自聘教师的月工资一般在600到1200元之间。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五金”(养老保险金、工伤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全部缴纳的极少。

4、乡镇责任尚未落实。由于乡镇财政困难,部分乡镇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职责履行不到位。

为此建议:

1、明确各级政府与部门的责任。一是强化乡镇责任。学前教育政府主导,以县为主,要进一步明确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二是优先规划。要尽快制订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优先规划好配套幼儿园。三是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并加强经费的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对于优质上等级幼儿园,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要给予政策奖励。四是加强管理。各级政府都负有学前教育的管理责任,要积极协调,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关注、各方努力、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2、扩大优质资源。一是县、乡两级举办公办幼儿园。办好学前教育是政府职能,不能都靠市场化来运作。二是抓好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各级政府要出台小区配套幼儿园无偿给教育部门使用的政策。配套幼儿园要和其他建筑设施“四同步”,即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应由属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幼儿园的产权登记手续。三是扩大优质园办学规模。现有的已经上等级的优质幼儿园,要依据周围的环境、生源基础、办学条件和能力,适当扩大规模或异地举办分园。

3、提高保教质量。一是强化安全保障。对不符合办园标准、整改又不到位的幼儿园要采取有力措施逐步依法取缔。二是教学“游戏为主”。按照规律,学前教育需以游戏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步消除幼儿教育中“小学化”、“保姆式”办学倾向。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

4、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如公办、民办的独立办园;民办公助或多人合伙办园;以名园、强园通过兼并、合并来带动弱园、小园的发展;中心小学兼办兼管幼儿园,宜公则公,宜民则民,不拘一格,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