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的学生出来要既能就业,也能创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生甘肃省委原主委赵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调研一所民办中职的例子,这所学校每个专业背后都有一所对应的公司,比如旅游专业有旅游公司,汽车专业有汽车4S店。“学生学习一年理论后,直接到公司里去实习实践,还能获得一定的实习费用,既减轻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又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赵俊告诉记者,学校出来的学生很受公司企业欢迎,很多学生还自己开办了公司。
“现在职业教育缺乏应变能力,职业教育要看到当下和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灵活调整专业设置,要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同步。”
赵俊此前曾听来一则有关职业教育的案例,很受启发。此后,凡是讲到职业教育都要提及——正大集团是泰国著名的跨国公司,涉及农业、养殖业,集团开办的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在经过两年的理论和实习实践之后,第三年就可以承包养鸡车间,由正大集团提供鸡苗,并提供相应的饲料和场地,1年可以培育4茬鸡苗,年终和公司利润分成,这些学生经过3年的实践考验,“很多自己出来都办了养鸡场,这是农副产业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最好的例子。”
赵俊认为,技术工人是学校培养不出来的,而是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因此职业教育要和当地产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培养人才。赵俊说,在一些大城市,月嫂供不应求,有经验的月嫂月工资能拿到五六千元,比公务员的工资还高,“职业教育要看到这些社会需求,必须和市场相结合,这一条要在法律上进行设计。”(解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