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刘迎龙:加强乡村卫生队伍培养


我国现在执业医师约有200万人,但是,这些医务人员多在大城市、大医院,而乡村和基层匮乏。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刘迎龙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全面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培养,以推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目前在乡村,约有100多万乡村医生广泛分布在各行政村的卫生室。这支队伍有一定经验,但普遍学历低、缺乏系统医学知识,绝大部分没有行医执照,且待遇不高,人员流动快,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刘迎龙委员指出,近几年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拨专款加强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对村医实行补贴,问题已得到初步缓解。但如何提高医药卫生队伍的整体水平、如何使卫生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卫生事业的现状,成为目前重要的课题。

刘迎龙提出,应注意培养乡村适宜、留得下的卫生人才队伍;加强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在岗培训;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采取措施,切实改善乡村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专项资金投入,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方式,确保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

“目前的村医从没有学历到成为合格的乡村医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刘迎龙委员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绩、能力为主的原则,评价和使用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建立适合乡村卫生人员的考核、晋升制度;对长期在乡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本着注重能力和业绩的原则,调整评审条件,并可适当增加岗位数额;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县级以下乡村卫生机构就业,对志愿到乡及以下卫生机构工作的各类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长期在乡以下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可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廉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