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韩启德主席出席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并致辞


10月13日下午,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在京举行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作为首场报告会的发言人与首都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交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致辞时表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热爱科学、勇攀高峰、忠于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显示出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术素养,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但是,在看到我国科研诚信与优良学风主流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社会不良行为和习惯势力开始侵蚀科技健康的肌体,”韩启德表示,科技丑闻和学术不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科研造假、学风浮躁、抄袭剽窃等行为屡屡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严重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不利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韩启德指出,青年人要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需要做到:第一,欲修学,先立身。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坚决抵制学术上的不正之风;第二,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要自觉树立“营造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养成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良好作风;第三,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不断探索,提出质疑,力争求实创新,从容面对失败。要励精图治、克服困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勇攀高峰,抓住正确方向,奋勇拼搏、勇往直前,以“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气势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

已逾90岁高龄的九三学社中央原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在《试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主旨演讲中,结合自身多年来在科研、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心得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他建议,当代青年学生首先要了解历史、要爱国,要立下“强国之志”;其次,在学术上要实事求是,学出真本事;最后还要坚持勤劳、勇敢、节俭的优良传统。袁隆平和杨乐院士也各自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

据悉,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还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对新入学的研究生开展教育宣讲活动,并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有条件的单位还应逐步把宣讲教育活动的对象扩大到高年级本科生和青年教师。同时,要求活动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