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苗室主任王国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仿制药对中国来说是很大的契机。但近几年生物药比重逐年在下降,尤其仿制药的研发速度和质量都在下降,原因有两个:
首先,国家禁止仿制药,尽管卫生部出台了仿制药的一些要求,并希望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药厂,但实施过程中国家并没有给予足够扶持。
其次,生物药物本身有一个特点,既然是仿制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应该是基本得到肯定。如果按创新药去处理,会增加临床研究的成本。
王国治还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生物药规划时,立足国情并分析国内外在生物技术发展状况,加快企业生物药的审核,并将创新药、老药改造和仿制药一并重视。同时在创新药仿制药方面建立新的评价办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