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湘宁提议,制定相关的法规来执行农药包装物回收,确保农业生态健康。
张湘宁介绍说,我国对农药废弃物基本没有回收,每年大约有10-15万吨以上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被丢弃在田间,对环境造成污染,殘留在包装容器中的有毒农药也会对人和环境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农药废弃物已成为严重危害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此外,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一些农民会将一些农药包装容器留作生活用具,经简单洗涮后盛装食品、调料,危害身体健康的风险很高。
对于农药生产企业而言,回收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可以节约农药包装生产原料、降低成本,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进而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素质。
张湘宁建议政府、生产企业、流通部门和使用者四方协调一致,共同抓好农药废弃物的管理,建立合理的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张湘宁还希望政府加强管理,制定专门的农药废弃物管理法规和政策,同时设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农药生产企业建立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体系。
“农民是使用农药和产生农药废弃物的主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农药废弃物的随地丢弃构成了农药污染土壤和水体的主要因素,直接受害者是农民,受害最严重的也是农民”,张湘宁认为要加强宣传教育,对深农民对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危害性认识。“只有农民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农药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
张湘宁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科学使用农药和合理处置农药废弃物的工作将逐渐成为广大农民开展清洁生产、保证食品安全的自觉行动,也将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