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姒健敏在浙江“两会”就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行动作大会发言


1月13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浙江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主委姒健敏在浙江省“两会”上作《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行动’打造‘健康浙江’》的大会发言,获得了与会同志的充分肯定。

姒健敏建议,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应明确提出打造“健康浙江”的工作目标,抓紧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行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素养和疾病防治知识,进而提高全民自我保健和合理就医能力,切实纠正“看病乱”和“乱看病”现象,使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新医改目标。

他在发言中指出,浙江省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现有健康教育载体作用发挥不足;伪健康教育盛行,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现有医疗制度和保险政策不能发挥正确引导有序就医、规范医疗和合理健康消费的作用等方面问题。他就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行动”,打造“健康浙江”提出五方面建议:

(一)加快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尽快成立浙江省健康教育委员会,加快推进《浙江省健康教育条例》立法工作。规范健康教育的投入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全民健康教育中长期规划,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系列内容予以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大力加强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加强公立专业健康教育机构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落实分级分层全民健康教育内容,形成医院、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组织与网络,全面系统普及基本的义务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健康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建立并大力发展健康传播学学科,开设健康传播学专业,推动该新型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

(二)利用现有健康教育载体,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一是高度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将“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纳入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占一定权重。编制全省统一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健康教育教材和配套的健康教育系列丛书。

二是不断完善社区健康教育。发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提供的信息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通过结合“健康大讲堂”、“家庭医生服务”和“慢病管理”等工作同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三是切实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将“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作为参加等级医院评审的先决条件。强制各大学附属医院对地方各级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地方各级医院做好医院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

四是积极开展职业人群和特殊人群健康教育。引导企业做好员工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相关知识,减少职业相关健康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对于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实施特殊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健康教育教材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拓展健康信息传播渠道,建立健康教育传播审查制度

开设健康教育和就医咨询专业网络平台。规定各级电视、广播媒体设置固定时间段,播放健康教育内容的专题节目;开辟健康教育专栏,普及疾病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成立省医药保健品传播审查委员会,对医疗及保健品广告和健康教育传播进行严格专业的审查,严惩伪健康教育行为。

(四)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建议从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健康教育项目的开展,确保健康教育经费随着人均公共卫生经费的增加而按比例增加。积极探索对烟草、酒精等非健康产品征收健康税,专门用于健康教育事业。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险每年沉淀的基金部分合理统筹支持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议工伤保险经费管理部门从工伤保险经费中支取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支付上一年度无职业伤害发生或发生率很低的企业,作为职业健康教育费用。鼓励民间慈善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教育事业和健康教育产业。

(五)提高群众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提升自我保健和合理就医能力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梯度报销制度。鼓励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合理分流病人。试行医保支付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引导患者主动接受健康教育。为就医群众提供导医信息和有关健康信息,使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观念,自觉采用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