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灯火通明。九三学社中央宣传工作骨干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与3500多名新生静静端坐,杨佳身着白色套装,亭亭玉立。她以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奏响生命强音的传奇经历,强烈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赢得全场一次又一次潮水般的掌声。
清华学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他们身上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感动了杨佳:“我太羡慕你们了。你们军歌嘹亮,我刚才都听见了。你们前程似锦,祖国的前途、世界的前途寄托在你们身上。看到你们,不由地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杨佳在她记忆的珠链上信手采撷,回忆起中学时代几位恩师的教诲,回忆起大学时代惜时如金的岁月。讲到兴起时,她还惟妙惟肖地模仿起老师的乡音,那调皮的神态、幽默的话语引来阵阵欢笑,使凝重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29岁,杨佳人生中意想不到的磨难接踵而至,双目失明,家庭破裂,他走了,也带走了心爱的女儿。杨佳陷入了无边的痛苦和迷茫之中,但很快在困境中毅然奋起,勇敢地向命运宣战:“只要活着,就应该让生命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活出快乐,更活出爱!”
杨佳从头开始学习生活、学习盲文,在恢复到以前的生活状态后,她继续向命运挑战,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并荣获该校“校友成就奖”,成为获此奖项的大陆第一人;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盲人女性,在教育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建言出力;成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捍卫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为祖国赢得更多话语权……杨佳知难而进,一路走来。尽管每一步,都征服了数不清的困难,都凝结她数不清的心血,但每一步又都奏响了她命运的强音:“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来!”那掷地有声的话语和从容淡定的神态,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
站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的主席台上,杨佳言真语切,语重心长:“今天我们把报告会放在了体育馆,非常有象征意义。因为人生就是一个竞技场,人生贵在坚持、贵在拼搏、贵在超越。”她还以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诗作《请与我同行》与大家共勉,热情鼓励学子们携手共进,战胜昨天,超越今天,迎接阳光灿烂的明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生辅导员江晶晶和正在军训的新生们一起聆听了报告。她激动地说,杨佳经历了一般人不曾经历过的磨难,也因此有了更为深刻的人生体悟。她的经历,与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谋而合。她对父女亲情、师生情谊的珍惜,她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残疾人的大爱,又让人看到了她在坚强之外的美丽,她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张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