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百岁诞辰,最近有幸拜读《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一书,学习钱老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和理论,受益良多。他不仅是航天科学家,也可称为宏观经济、宏观社会学家,他作为“原子弹、氢弹之父”为祖国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他的宏观思维也可视为国家珍贵的思想宝库。
1.钱老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宏观上助推农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钱老把刀耕火种的奴隶社会、商品交换的封建社会、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社会、产业集团和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格局分别称为第1-4次产业革命,当今电子科学导致的信息社会是第五次产业革命。他预见在21世纪后期在中国将会出现第六次即农业型的产业革命。这里所指产业革命不同于科学、技术革命,但是是以科技为动力的社会性革命。当今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中国乃至全球人民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食品供给和安全。尽管GDP统计中传统种养业比重越来越小,但以农业为基础的二、三产业发展价值则不断增大。所谓食品安全实质上主要是农产品安全。从这个现实来看,钱老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也是有客观迫切需求和符合发展规律的。
钱老所谓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有两个重要立足点,一是中国的博大农业资源。他在强调以粮食为主的18亿亩耕地外,还关注45亿亩林地,43亿亩草原加13亿亩草山草坡,22亿亩近海滩涂和16亿亩沙化和沙漠土地。因此建立农业型(我理解即生物型)的农、林、草、海、沙五大产业的基础是与传统农业观不同的“现代大农业”。二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产业化链式农业。不仅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而且包括生产、精深加工、经营、科教和管理的综合性大产业,是不同于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业而称为“工业化的新农业”。钱老的这一思想,在客观上,实际指导着当今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它呼吁了在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要重视农业,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发农业。当前,我们的农业正在向第二、三产业渗透、延伸和转化;我们正在力求保护各种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探求开发利用的途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正在以先进技术和装备逐步武装,使农业型的各种产业、产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从而以丰富的产品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我们正在提倡绿色发展和生物农业,正如钱老就是着眼于日光能的利用,通过生物转化为人类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和产品。
2.钱老的产业化思想催生了中国草业的兴起
上世纪80年代起,钱老对中国草业发表了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观点,从而为“立草为业”指出了明确方向。这不但激励了草业界,振奋了草业科技、教育、行政管理和草企业等多个领域,而且教育了草业界、影响着全社会:40多亿亩的草原乃至总共约60亿亩的草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要发挥它的功能,做好这篇大文章,挖掘潜力为人民谋福利,是崇高的责任。在“立草为业”的方针指导下,从建立第一个专业、草业学院到现在为止,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的院校已经建立了草业专业,几十所院校建立了草业学科硕士、博士点,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扩大了草业队伍,提升了队伍素质;国家和地方普遍设立了草业科研机构,草业科研项目不断增加,从一般项目到863、948、973乃至自然科学基金和草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等科研经费投入成百倍增加,科研成果不断提升,也通过合作提高了中国草业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草业行政管理也不断加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空前扩大。仅仅在去年和今年两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农业部建议先后做出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和《加快我国牧区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决定,并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温家宝总理的重视下,农业部、财政部已确定要投资加快优质苜蓿的发展以保障奶业健康发展。现在国家和地方每年对草业的投入相当于过去几十年的总和;此外,还建立了草原监理中心加强法制建设与执法监督;大批草企业和涉草企业正在兴起,在不同的方向上均显示出一定实力。更重要的是,国家已经把草业的生态屏障功能、增加供给保障民生的功能、边疆和社会稳定保障安全和谐的功能乃至草原文化和新兴休闲产业功能等,都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视野之中,草业在国家全局有了相应的稳定地位。
当然,就钱老所构想的草产业发展前景而言,这些只是奠定了基础,中国的草业只不过刚刚兴起。按照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草业与草产业有不同内涵。真正的草产业是以草原、草地为基础,并综合其它种植、养殖、深加工、营销流通的大产业。这为我们指出了方向,但同时也要看到,这还需要经过经济的改组、体制的调整,要以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建立农业型(或者说生物型)的草产业,将是长期的任务,也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也许就是钱老预言到21世纪后期才能实现的原因。
3.钱老一生的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我们都知道钱学森先生是一位爱国、爱民的伟大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建设和祖国的强大,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摆脱异国势力的羁绊,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决然回国。他热爱人民、忠诚于自己的政治信仰。他在1986年一封通讯中说:“现在许多人名为议论‘方法’,实质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想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我坚决不能同意。”同年在另一篇通讯中又说“我们现在迫切要回答的是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真是‘心急如火’。”这充分展现了钱老爱国敬业的高尚情怀。钱老是一位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他不仅精通航天且涉猎并通晓许多领域,因此他的思维有高度战略性、全局性和科学前瞻性。他不但详尽勾绘了第六次产业革命蓝图,还预见到“以人民身体的智力提高为基础的第七次革命和还有可能将来以分子水平设计结构为基础的第八次产业革命”,这些假设和科学预见是建筑在他对社会与科学发展规律的把握上的。有一个例子,他在1991年就提出草业科学将与农业、林业科学并列,而国家在2009年确定在教育系列中草业和农业、林业并列为一级学科实现了钱老的预言;钱老虽忙碌于领导航天事业并在政治、军事、科学等方面担负重任,但仅从《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一书看,除了书中所搜集的他的论文和讲演外,在长达25年的时期里,他还在沙、草、林几个领域,就和著名科学家刘恕、任继周以及当时主管草业行政的李毓堂等一大批代表人物和各界人士书面通讯达408封之多。这些通信中既有指导又有商榷,既有鼓励也有批评。在1998年,当他听到有人认为我国吃肉不能靠草原,他直截了当地称“说这话的人目光短浅,看不到现代科技的伟大威力,草原就不能进入良性循环吗?”但是更多的是一贯用谦逊的口吻、平等的态度对待认识与不认识的信访者,常常自称不是这方面的科学家,拒绝参加一些专业性会议,不作讲话,不当顾问,但同时他又力所能及地推荐他人帮助解决大家所要求、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钱老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论坛上的讲话 甘肃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