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明辨、笃行无疑是科学的行为方式。
5月12日至15日在唐山举行的九三学社中央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就是一次慎思、明辨、笃行的生动实践。
“会议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常委们认真参会,讨论热烈,紧密联系九三学社工作实际。应该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大家都在思索一系列相关问题。这必将对九三学社的思想建设,对今后九三学社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5月15日在闭幕会上如是说。
从凝聚共识切入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2007年和2010年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分别对民主党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中共中央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次集中阐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为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力量。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责无旁贷。
知是行之始。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场关乎人的心灵建设的工程,必然要搞清一些基本概念,如“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价值体系”、“个人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要廓清一些基本逻辑关系,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整体的关系,与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等等。应当说,这是一个宏观的哲学问题,要想搞清楚说明白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说句实在话,有些问题今天觉得想通了,明天想想又有问题,后天觉得有点认识,再想想又不太全面。所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韩启德在九三学社中央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上,谈到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时实事求是地说。
为了将此次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常委会开得富有成效,九三学社中央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2009年12月24日,韩启德在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讲话中,着重阐述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就九三学社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5点要求;
——2009年11月13日至今年4月29日,九三学社中央先后召开6次理论研讨会,邀请部分九三学社员和专家学者,就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科学内涵、现实目标和实践要求、引领全社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010年初,九三学社中央在全社开展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征文活动,截至5月初,共收到论文261篇;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韩启德与部分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就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的议程日程、主要内容、材料组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其间召开的九三学社中央十二届十次常委会对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
——2010年4月,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赴韶关、广州、深圳、梧州、南宁、桂林等地,就地方组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2010年5月上旬,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在天津召开,16名论文作者就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与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做了主题发言,30个九三学社省级组织宣传部门负责人就此进行了热烈讨论。
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共收到28个九三学社省级组织报送的交流材料和推荐的53名先进典型人物。经过遴选和十二届十四次主席会议审定,9份材料作了交流发言,5名先进典型的事迹作了宣讲,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为了开拓与会人员视野,会议还特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做了一堂题为“全球大势与中国机会”的报告。
广泛的调研、真诚的交流、深入的研讨、精心的准备,汇聚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共识。
因地制宜找准结合点
这次会议上,有5位中央常委就本地近年来开展思想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大会交流。其中3位来自西部民族或欠发达地区,2位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但这5个地方都在清醒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动脑筋,努力挖掘当地资源,找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因此他们的发言既各具特色,又殊途同归。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主委杜德志:将树立核心价值体系寓于积极主动与各级中共党委密切联系中,以加强沟通、增进了解,进一步坚定信念、促进我社基层组织蓬勃发展。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主委姒健敏:自1984年至今,九三学社浙江省委每年在暑期举办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至今已坚持了26年,……使广大社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犹如春天的毛毛雨“润物细无声”。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主委李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既要教育引导,更要实践推动。为此,我们通过建立教育和实践基地,并利用基地持续开展一系列活动,使践行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取得实效。
九三学社新疆区委主委贾殿赠:身处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交融渗透边疆地区,九三学社新疆区委准确定位,明确方向,创新工作方法。思想建设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将服务新疆社会发展作为内容,将自治区中共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作为载体。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主委许仲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讨论中,我们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体现把社员的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奋斗之中。为此,九三学社省委选择正在全省九三组织开展的“百名专家进乡村”行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开动脑筋理性思辨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需要充分借鉴在开展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中的有益作法和经验,也要结合其作为进一步深化和延伸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特点,结合长期任务与阶段性工作的要求,结合九三学社实际,开动脑筋,理性思辨。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重庆市委主委谢小军:当前九三学社各级组织正在广泛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我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以此来教育和影响广大社员,确保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岳庆平: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要尽量避免过多纠缠于像普世价值、民主、自由、人权等比较敏感和见仁见智的政治概念的公开争论中,不去刻意追求精辟的见解、科学的定论和广泛的共识;立足九三学社特色,遵循切实可行原则,下功夫找到和突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局部或阶段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主委姚志彬: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从着力培养忠诚不二的政治观、淡泊慎独的名利观、海纳百川的团结观、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从榜样中汲取营养
有一种人格叫伟大,有一种精神叫崇高。5位九三学社优秀社员(集体)事迹的宣讲,一次次把大家感动的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他们是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传统的优秀传承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践行者,是全体九三学社成员的骄傲。其实,典型并不遥远,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我社的老一辈成员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为了使苦难深重的祖国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他们上下求索。经过新旧社会的对比,经过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他们深切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于是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爱国主义焕发出鲜明的时代风采。九三学社中央原顾问、两院院士师昌绪和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洪绂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师昌绪认为,人活着为什么,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那就是人生观。我活着为的是中华民族的振兴。在那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时代,只要发现你亲共,多数遭到迫害,我们那时在美国敢于给周总理写信,冒着很大风险,怕的不是被关押几年,而是怕被遣送到台湾,因为我们持的是“中华民国护照”。那时确实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决从富有的美国回到贫困的中国,为的是使中国富强起来。
洪绂曾说,我出身于封建礼教家庭,从小受孔孟儒家哲学一些熏陶。孔孟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和老、墨、荀子的道德观,在今天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中有部分传统的继承。但影响我最大的还是在入大学前后,新旧中国交替、中国社会发生质变的时期。尤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进入大学,通过政治大课学习、政治运动,汲取了过去背景下我所全然不知、但又非常易于接受的新理念、新思维。从解放前只担心“毕业即失业”个人前途无望,转变到置身于爱国家、爱人民、为人民大众服务一分子的立场,这一转变影响和决定我的一生。……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政治上跟着共产党是我人生坚定的信念和航向;事业上当官不做官,是我人生处世的原则和信条;工作上促进团结、凝聚、整合是我人生修养和做事的方法”,确确实实是我人生价值观的写照。
王选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生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他毕生执著追随当代科技发展的脚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他创造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他以自己崇高的人品、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爱戴。
王选夫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所教授陈堃銶在回顾王选的科研经历时说,实用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是九死一生,哪一个关口如果失败就翻不了身。王选说,我们在困难和挫折中前进,在骂声中成长。为什么能不断创新?王选总结两条:一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是获得最前沿的需求刺激。最主要的,他一直抱着一个想法,我们搞应用性科技的,科技成果一定要对社会有实际贡献! 1987年我们已经得了很多奖了,很多人提出到此为止了。可是王选说,我开始搞这项科研就是为了应用,就是为了改造中国的印刷业;尽管我们得了很多奖,但是如果还是外国产品占据中国市场,那我们对国家是有过的,我们的成绩是零;我们不能拿国家的钱去做实验,只是为了证明原理正确!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杨佳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当教师、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但在29岁的时候不幸失明。她毅然选择在困境中重生,克服种种困难,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艰辛,不仅重返讲台,组织科研项目,还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B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成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专家委员会副主席,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誉为“中国的软实力”。她的身上集中体现出的责任、自信、乐观、奉献和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年轻九三学社成员谱写激情燃烧的青春乐章。
杨佳说,失明的痛苦难以言表,尤其是像我这样一个中途失明的人,随之而来的还有婚姻家庭的破裂……我感到了做残疾人的艰难,残疾女性更难,而盲人又是残中之残!可是,我还在教博士生,还在讲新课,还在主持科研项目。28年了,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学讲台。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是好样的!失明将我的一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我是在超越自我。我感谢命运让我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可以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一百次摔跤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
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关键时刻,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并肩战斗,与灾区群众血脉相连,共同经受考验,一起经历磨难,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多党合作的壮丽诗篇!
九三学社德阳市委主委王玉华:“5•12” 汶川大地震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历史契机:九三学社一贯崇尚和坚守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真理力量、社会功能与实际效果,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得到了最直接、最严格、最有效的证明和检验;在广大社员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全力救灾的一系列行动和昂扬精神风貌中,我们感悟到了具体实在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念,爱国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魂,从而被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和时代内涵。
敏于知健于行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过程,是一个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韩启德就此提出7个方面的要求。仔细琢磨,这是一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
一是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紧密结合社员的思想实际、存在的困惑,开展“学哲学、学历史、读经典”活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和认识问题,学会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要树立典型、立足本职。要注意发掘树立社内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要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广大社员更好地传承九三学社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三是搭建平台、借助抓手。结合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结合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有关工作,有重点地做好几件事情,避免形式主义,努力增强实效性。
四是创新学习和活动方式,倡导优良学风和文风。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方法手段,做到润物细无声。
五是深入开展社史工程,以丰富生动的社史教育引导社员。
六是与履行参政党职能相结合。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讲真话说实话,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做出贡献。
七是九三学社各级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与合作共事能力。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树立、贵在践行。我们要把7点要求转化为全社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我社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力量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纽带。(侯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