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到203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38.0%,到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5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对于城市社会而言,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加会给城市生活、生产以及城市社会管理带来众多压力。”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皞提出了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外挂式养老城镇”的设想,即在大中城市周边选择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较好,适宜老龄人休养的场所,建设规模较大的养老城镇,将城市已退出生产第一线的老龄人员转移到养老城镇集中养老。
许皞说,养老城镇是以养老功能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将老龄医院、老龄护理、老龄学校、老龄用品研发与生产、节假日探亲旅游、爱老敬老活动、慈善事业、老龄餐饮、老龄保健、老龄文化服务、社区农业园、老龄再创业、亲情幼儿园等服务业和产业集中投放,发挥养老规模效应。
许皞建议,首先由政府牵头,就建设养老城镇的优缺点、运行机制、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推动策略等方面组织社会各界集思广益,为决策提供更加翔实的参考建议;在大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开展试点建设,为推进更大范围建设提供先导性样板;在试点基础上,调整相关政策,编制规则和规范,避免一哄而上、无序开发、过度放大;政府财政投入适当向养老城镇倾斜,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性投资参与建设,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加大宣传,倡导鼓励城市老龄人走出城市进驻养老城镇安享晚年,为自家儿女减轻负担,为年轻人腾出城市空间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