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郑祖康建议政府做二房东 发展公租房关键在企业发力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复旦大学原副校长郑祖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住房保障问题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结合共同解决,而要大力发展公租房的关键则在于企业发力。

郑祖康告诉记者,之前他也针对公租房的现状作了广泛调研,也实地考察过徐汇区“田东佳苑”的公租房基地,从目前来看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就决定了在供应上必定存在不足。“对于一些初到上海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人来说,申请公租房就有一个门槛问题,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住房又是生存的刚性需求。如何解决这些人的住房困境,就是公租房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

“从我们高校来说,如果今天要引进一个外地人才,首先就是要解决他的住房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会给二三十万的房贴,但学校现在也有自己的担心,如果这个人才今天拿了房贴,一年后他跳槽走了,那么这笔房贴怎么计算,无形中也增加了学校的风险。”郑祖康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途径就是学校提供职工宿舍,可以根据人才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给予三居室甚至是更好的条件,这完全可以仿效陆家嘴白领公寓、金领公寓的模式,梯次满足需求。如此一来,学校既规避了风险,也解决了人才的住房问题。”

而在谈到职工宿舍的来源时,郑祖康建议:“目前不少学校甚至是企业都有一些三四层楼的老公房,完全可以通过成套改造,将其作为职工宿舍使用。当然这在政策上,也需要政府给予引导,在操作上进行规范。”

与此同时,在谈到公租房资金难问题时,郑祖康表示,确实由于廉租房、公租房的资金回流速度慢,政府需要注入大量资金。为此,他建议,“政府可以在市场上租赁老百姓手中的房源,比如在一个社区内集中租赁一批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与房东签订5到10年的租赁合同,并对租金加以说明。再由政府作为‘二房东’把这些房源以公租房的形式提供给有需要的人群。如此一来,政府在筹建公租房的前期投入方面会有大量减少,而政府补贴房租差价的公益性质也可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