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土木工程界的一次盛会,9月20日,“国际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高峰论坛暨茅以升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在重庆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重庆市政府、国家外国专家局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围绕“桥梁与隧道工程的现在与将来”主题,展示和交流我国在桥梁与隧道工程方面取得的成就,研究面临的问题,纪念“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推动桥梁与隧道工程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任王志珍,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全国政协常委、铁道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本次国际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铁道部原总工程师王麟书,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凤懋润,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以升先生女儿茅玉麟,重庆市副市长凌月明,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谢小军等出席论坛。
大会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院士发来的贺电。
王志珍在致辞中说,中国是一个桥梁与隧道工程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桥梁与隧道工程快速发展,建成了当今世界跨径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拱桥――朝天门长江大桥,梁桥――重庆石板坡大桥,建成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还建成了长达18.02公里的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目前,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和挑战期,一大批世界级的桥隧工程仍然在建或处于规划期间。
举办这个论坛,就是要展示和交流我们在桥梁与隧道工程方面取得的成就,研究解决桥梁与隧道工程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把桥梁与隧道工程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王志珍说,重庆素有“桥都”之称,有桥梁1000余座, 万州大桥、巫山大桥、长江复线桥、菜园坝大桥、朝天门大桥先后创下了相关专业领域五个“世界第一”,是中国桥隧工程建设的缩影。本次论坛选在重庆举行,定能使与会专家、来宾更直观、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桥隧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王志珍说,茅以升先生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74年前,他在钱塘江上建起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开创了现代中国桥梁工程的新纪元,其一生为中国桥隧工程技术乃至整个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说,对茅以升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茅以升先生爱国、奋斗、奉献的精神,勇于科学创新的精神,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祖国的江河上架设更多精美绝伦的人间彩虹,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此次论坛,将共同探讨工程科技领域的重点和战略问题,促进中国桥梁与隧道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畅通重庆”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为纪念茅以升先生诞辰115周年,大会还举行了“第20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颁奖授牌仪式,“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慈善项目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