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牢记历史 不忘先烈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等参观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


 

4月28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率到四川巴中出席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南片区研讨会的代表到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巴中是革命的摇篮、红军的故乡。1932年,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人民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热土上,12万巴山儿女参加了红军,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4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440多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至今健在的老红军仍有1121人,也为这块红色的土地留下了宝贵的红军精神。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老前辈、老将军、老红军及其后代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老区人民通过千呼万唤、千言万语,川陕苏区正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巴中赢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绿树掩映,芳草萋萋。位于南龛山顶的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庄严肃穆。下午4时许,邵鸿一行缓步步入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先念等巨型塑像巍然屹立。仰望先辈塑像,大家神色凝重,深情注目。走进长长的红军碑林长廊,用大理石建成的一排排红军个人纪念单碑整齐而宁静地挺立着。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当得知碑林共刻红军英名 13.2万人、共嵌碑3900余块时,代表们无不感到震撼。他们仔细阅读先烈的生平,默默凭吊他们的丰功伟绩,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在一个个熟悉的英烈名字面前,他们驻足沉思。

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红军石刻园,邵鸿一行边走边看,并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在红军遗物前,在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前,大家驻足凝视,不时向讲解员了解有关细节。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画作,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壮丽情景,无不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邵鸿深情地说:“就是这些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打出了红色江山,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先烈。”“面对一件件展品,仿佛看见了红军将士向我们走来,使我们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不少第一次来巴中的代表说,想不到这块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想不到这里的红色文物保存得如此完好,这是全国其它苏区所没有的,革命老区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今天国家富裕了,我们不能忘记老区人民。希望巴中要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发扬红军精神,继承光荣传统,把老区巴中建设得更加美好。

邵鸿一行还考察参观了光雾山生态文化。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黄润秋,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岳庆平,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部部长文文,四川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尧斯丹等随同参观。随行参观的还有出席此次会议的九三学社云南省委、贵州省委、重庆市委、广西区委、陕西省委、四川省委、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社四川省委书画院有关领导,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省直工委及各市级组织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