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让科研一线的声音直达高层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浪费不起;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耽误不起。如何将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到刀刃上,取得更好的效益,这既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也是在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选择。”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3月8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技投入效益》的大会发言时疾呼。

这是一份充分体现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科技特色的大会发言。作为以科技界人士为主体的参政党,发挥科技优势、体现科技特色一直是九三学社中央提高参政议政质量所追求的目标。最初构思写这篇大会发言的是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员会的张钟宁和赵兰香两位委员。同在中科院工作的张钟宁和赵兰香,在科研一线工作中看到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系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相应的宏观决策与统筹协调,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上的浪费。“中科院搞中科院的,科技部搞科技部的,其他部委也搞各自的,都从财政部获得独立预算。而目标从策划出台到预算到实施完成,往往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互相联系和协调很少,而且缺乏约束。国家虽已设立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但在宏观决策与统筹协调上所发挥作用并不显著。”他们对此感到很忧心。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九三学社中央的大力支持。由于九三学社中央与科技部建立了日常联系机制,九三学社中央又利用这一机制,就此问题与科技部进行探讨。同样为这一问题头痛的科技部希望九三学社能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撰写这篇大会发言初稿的任务交给了张钟宁、赵兰香两人。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及与同行交流的经验,在进行相关调研后撰写了这篇发言。发言建议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设立科技高层决策机构。负责国家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统筹协调国家科技计划与各部门和各领域的科技计划以及科研经费预算的分配,并监督和考核各部门和各领域科研计划和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

当前,我国往往只强调政府增加科技投入,却缺乏科学且独立的对科技计划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的机制,多数科技项目管理是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位一体。政府部门既管经费,又管项目,既是“出资人”,又是“经营者”,不仅缺少与其他部门协商,更缺乏应有的监督与事后评价。

针对这一现象,发言建议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的科技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在决策层面,由国家各部门、各领域负责制定科技规划和预算,在科技高层决策机构的统筹协调下,明确各类科技经费预算和使用方向。在执行层面,可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模式,建立若干相对独立的科研基金会,直接负责项目的具体立项、审批和评估。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则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对成果进行评估、验收。在监督层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监督基金会在立项、分配资源和验收过程中的公正性,对结果进行问责。政府审计部门加强对科技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审计,依法处理随意侵占和滥用经费的事件。

这份发言还建议,“加强政府导向作用,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减少奖励数量,延长评奖周期,使获奖项目真正体现中国科技发展的创新水平;改变政府相关部门对科研院所和高校评估、考核的简单量化倾向,要扩大科研院所和高校自主治理权,科学评估、评价,周期也要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