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一直在想,除了捐款,我还可以为灾区的同胞做些什么。5月15日下午,我接到通知将和另外两名同事一起前往四川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心理救助工作。接到通知后,我心里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亲自去灾区为同胞服务。
我们于5月16日凌晨乘机飞往四川。到达灾区后,加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救援医疗队,对来自灾区的住院患者和学校师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对成都市学校的教师进行“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工作。
在与灾区患者的接触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在灾难面前的勇敢所打动,同时也被他们所遭受的身体和心灵创伤所震撼。在骨外科病房,很多灾区来的患者都存在严重的多发性骨折,或者是被截肢,或者是截瘫;一些人不仅失去了房屋、财物,还失去了家人、朋友。是对生命的渴望及危险来临时生出的勇气,帮助他们渡过了危险时刻。同时我也感受到很多患者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对未来失去希望,感到无助、孤单、悲伤、恐惧、自责,很多人在提到地震中的经历时都痛哭不已。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病房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特别设计了干预方案——使用团体心理干预技术。我们以一个病房为单位,对所有病员和其陪伴者进行干预。首先通过介绍彼此拉进大家的距离,之后每个人可以叙述他们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并进行默哀仪式表达对死难者的追思。通过这个过程使患者的情绪得以舒缓宣泄。同时通过手握手、心愿卡传递彼此的力量、爱和希望。通过这种治疗,大部分患者情绪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舒缓,感受到集体的爱和希望,感受到自己的希望和力量。
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在心理救援过程中,我只希望自己工作时间长一些,能帮助更多一些病人,让他们的悲伤、无助、恐惧、无望感减轻些,让爱、希望和力量在他们的心里慢慢增长,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这是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内心中最大的渴望。(作者:九三学社社员、天津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杜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