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乔琦做客人民网 中外专家共话绿色经济与绿色生活—文明的转型


乔琦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编者按:7月6日14时,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环科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创新基地首席专家乔琦在北京人民网强国论坛直播间,与远在法国的法国生物学家、林木专家费雷德里克•赛贾(Frédéric SEGUR),巴西大学教授,建筑学家,城市社区问题专家德菠哈•奴艿丝 (Débora Nunes)博士一起,就“绿色经济与绿色生活——文明的转型”为题与中国网友进行了一次中外远程互动在线交流。此次访谈是今年九三学社中央与人民网合作开展社会宣传的一个内容。以下为乔琦访谈实录。

 

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各方面对环境破坏最小

[孟梁]:请问乔老师,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刚听说到的,这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

【乔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写入《国民经济规划纲要》中了。通俗地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的运转资源和能源投入最少、环境污染最小,从生产、生活到消费,各个方面都是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即环境友好型社会。

[219.235.230]:请问乔琦研究员,听说我国开展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活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个活动的情况和目前的进展?

【乔琦】:关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我刚才已经做了一个大体的介绍。这项实践活动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园区层面上的一个具体体现。上世纪初由原环境保护总局开始启动试点,根据试点的情况,2007年环境保护部又联合商务部和科技部共同推进。除了以上介绍的试点情况之外,我国在技术支撑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出台了与此相关的四个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目前这项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很多园区通过这项工作提高了环境管理的能力,降低了园区发展中的环境风险。

绿色经济是一种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经济

[小小教书匠]:乔琦研究员,您是研究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吧,能否结合您的专业谈谈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

【乔琦】:我研究更多的是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如果具体到清洁能源的相关领域,可能我了解的要少一些。关于循环经济,我们国家从上世纪初开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的项目中,都有重点项目来支撑这方面的研究。“十一五”的研究目前正在转化成为循环经济研究。“十二五”规划中的成果,在“十二五”循环经济规划的出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实践方面,刚才我也提到,从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到园区层面的生态化改造和循环化改造,再到社会层面的静脉产业(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我们国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我们国家目前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国家。这一点,从法律上对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保障。目前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许多高校在本科生的教学中就设立了相关课程,研究生也设立了相关的方向。可以说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国家的专家学者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很多对国家管理具有支撑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解决城乡差异有利改善城市环境“不友好”

[向阳光]:您好,请问绿色经济、绿色生活这一理念如何在我国农村地区践行?现在农村环境几乎破坏殆尽,还没有城市中的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意识的融入,形势严峻。

【乔琦】:绿色经济、绿色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践行包括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如何体现绿色化,二是农村生活如何实现绿色化。其实现在城乡差异越来越大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政府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急需改善的一个问题。在农村推广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的理念,是改善上述问题的一种途径。为此,我个人认为,要在整个农村地区践行绿色经济、绿色生活,首先要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这些地区对于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的认识,之后才可能实现在农业生产中少使用化肥、少使用农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减轻环境污染。在农村的生活中,目前我们国家也在推进“四位一体”的生产模式。即:沼气、养殖、生活、生产一体,以减少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减少对一次性能源的使用。另外,现在也在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改善,比如加强农村污水的集中处理,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绿色化和生活的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