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同心”相印薪火传

——九三学社省级组织顺利完成换届


按照《九三学社章程》规定,在九三学社中央、中共各省委和九三学社各省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从2012年4月8日至7月30日,全社30个省级组织相继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省级委员会和出席九三学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省级主委会组成人员全部顺利当选,且绝大部分全票或高票当选;8个省级组织监督委员会同期完成换届(或成立)。这次省级组织换届,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为多党合作事业和九三学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为九三学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省级组织换届是全社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同心”思想,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的一次生动实践。

为了保证在新老交替的同时搞好政治交接,九三学社中央及时部署在全社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制定3年(2010年——2012年)实施方案,确保扎实有序推进这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通过全社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广大社员特别是各级组织领导班子和骨干社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理解普遍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民主科学精神融入各项社务工作,团结和谐、具有较强组织凝聚力;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能力稳步增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做出新贡献;人才强社战略深入推进,届中调整和换届工作平稳顺利,人才辈出充满活力的局面初步形成。方案按照学习宣传年、基层建设年、组织换届年做出具体部署。各省级组织将学习教育活动与换届工作紧密结合,以胡锦涛同志“同心”思想和7•23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始终把换届工作作为一件事关自身建设、事关发挥参政党作用、事关多党合作事业全局的大事来抓,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社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了对做好换届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为这次换届成功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换届过程中,结合在全社开展向杨佳等同志学习活动,引导广大社员继承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领导人甘为人梯、淡泊名利、孜孜以求、无私奉献的思想风范和高尚人格;砥砺品质,锤炼作风,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换届过程中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把握换届的政策规定,正确对待组织安排,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正确对待选举结果;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九三学社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换届成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氛围。

此次换届调整幅度和范围相对较小。河北、贵州、宁夏3个省级组织主委为新进,加上届中调整的湖北、甘肃2个省级组织,新任主委为5人。安徽、山东、新疆3个省级组织领导班子“换届不换人”,其余27个省级组织新进副主委为63人,其中5个省级组织领导班子调整超过50%,1个省级组织除专职副主委外,均为新进。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做好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好“蓄水池”作用,是选好人、用准人、配好班子的重要前提。通过不断加大优秀人才吸收、培养、举荐力度,全社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换届过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把握政治标准与代表性相统一,保持特色与领导班子整体结构合理性相统一,注重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公认度;人选既要符合提名条件,又要有利于社务工作需要,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整体效能的发挥;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从人选物色、推荐考核到培训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严格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沟通协商程序,做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同时注意与人大、政府、政协职务安排的衔接。 由于人才储备较为雄厚,在首次实行任期制的情况下,不仅未出现继任人选的困难,而且能够做到优中选优。

为了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九三学社中央成立了以韩启德主席为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各省级组织也相应成立了换届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九三学社中央和各省级组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和把握可能存在的苗头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和谐,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省级代表大会召开时,九三学社中央领导亲临指导,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部与省级组织部门并肩协同、通力合作;九三学社中央就换届人事安排等问题主动与有关部门反复沟通协商,积极争取指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党委统战部门对九三学社省级组织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工作,主要领导同志百忙中抽出时间,到会祝贺指导,为换届成功提供了领导保障。

这次换届准备工作着手早安排细抓得紧。早在九三学社十二届四中全会上,常委会2010年工作报告就对省级组织换届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2011年4月,九三学社中央在南昌召开省级组织换届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换届文件,交流换届工作准备情况,研讨内部监督机构在换届中的作用问题。当年5月在郑州召开的九三学社中央十二届十五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九三学社中央关于省级组织换届工作的意见》。8月,九三学社中央在大庆对省级组织换届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9月,九三学社中央在太原召开社务工作会议,对省级组织换届工作进一步动员部署。各省级组织根据《意见》精神,从本地实际出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市级组织换届的文件和本省换届意见实施细则,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换届工作计划,对地方组织换届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在省级组织换届展开前夕,九三学社中央及时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九三学社省级代表大会准备工作的通知》,对省级组织换届工作流程、相关材料及工作手稿进行了规范。各省级组织在以下几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抓好工作报告的起草。认真总结这5年的工作成果和规划新一届的重点任务,报告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报告,起到了凝聚共识、鼓舞人心、增进团结、振奋精神的作用。二是抓好会前培训动员。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与会代表和工作人员进行必要培训,熟悉有关政策规定,增强责任感。三是抓好会务各项程序。会务工作做到周密细致、讲求程序、精心安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特别是严格规范选举程序,不少地方进行了模拟演练,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选举工作技能。对选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了预案,防止出现纰漏,为做好省级组织换届工作创造了重要条件,提供了工作保障。

适当扩大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规模,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着眼于提高“四种能力”,是这次省级组织换届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次换届共有29个省级组织的委员会和常委会人数有不同程度增加;有17个省级组织增加了领导班子职数,共增加21人。新一届省级组织领导班子中,主委30人,副主委192人,共计222人。 一批政治素质好代表性强的骨干社员和社务工作者走上了省级组织领导岗位,增强了九三学社省级组织领导力量与活力。这次新当选的主委和副主委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代表性人物。他们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于多党合作事业,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同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学识渊博,体现了我社的特色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领导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换届后,既保持了主要领导人的相对稳定,又增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代表性。主委副主委平均年龄52.2岁,其中专家学者94人,占42.5%;政府、司法机关领导干部和社务工作者各56人,分别占25.3%;山西、河南、广东、陕西4个省级组织领导班子中各增加1名从事教育、医卫、高新技术企业的新阶层成员;省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还出现了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及省人大、政协专职领导干部;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占51.6%,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73.3%,其中中科院院士6人,长江学者3人,高校正副校长27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9人,进一步增强了九三学社界别特色,体现了广泛代表性和时代特征,展示了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的积极成果。

这次换届过程中,共有43名副主委离任,其中专职副主委10名。因首次实行两届任期制,除了按照规定年龄界限正常退出领导机构的以外,还出现了到届不到龄和专职副主委退休年龄提前的情况。他们以多党合作和九三学社的事业为重,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和个人的进退留转,顾全大局、举才让贤,为顺利实现省级组织新老交替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关方面也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给予妥善安排,为换届平稳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这次换届,一批新一代代表性人士走上了九三学社省级组织领导岗位。他们大多接受过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基础牢、政治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有活力。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以后,需要尽快转换角色,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为此,要以“同心”思想为引领,深化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传承我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把政治交接引向深入,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同时,要加快领导班子磨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经常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谈心交心,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提高凝聚力和感召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实现多党合作和九三学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心”相印薪火传,继往开来谱新篇。这次换届的有序、健康、平稳、圆满,使广大社员进一步感受到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广阔前景,进一步增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穆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