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王晓泸:奔赴灾区的生命之车


“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九三学社社员、深圳阳光医院集团董事长王晓泸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组建医疗救助队,调集3辆装满药品和医疗器械救护车奔赴灾区,为灾区提供医疗援助。

王晓泸虽在四川泸州出生长大,但多年在深工作已很少回老家,而且亲人基本都来到深圳。通过电话联系,她了解到亲戚朋友都安全脱离了危险,“即便我自己没有受灾,但是毕竟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情。”行医出身的她,在地震发生第一时间就敏感地意识到,灾区一定急需大量药品和医护人员。

5月12日下午5时,震后不到3小时,王晓泸组织集团召开紧急会议,专门研究抗震救灾具体工作。会议决定,集团的抗震救灾工作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由集团行政人事部组织各医院各部门为灾区捐赠爱心款,并由集团下属的英雄文化传媒公司及九一网络公司共同组成“深圳市慈善会阳光救助基金义工队”,接受深圳市慈善会委托,从5月13日至18日,在东门文化广场及华强北电子世界连续6天开展赈灾募捐活动。活动中,收到来自深圳各爱心企业捐款180余万,现场市民捐款50多万元,物资6卡车,该批善款及物资由深圳市慈善会及时送往灾区。5月16日,深圳阳光医院集团号召下属各医院,各公司发动全体员工为灾区捐款献爱心,为灾区捐款9万余元、捐物56万元。第二部分,由王晓泸负责,与四川省驻深圳办事处、深圳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市慈善会以及灾区医疗单位联系,了解灾情,了解需求,落实医疗队到灾区抢险救灾的具体安排。第三部分,迅速调集集团下阳光医院、春天医院和百合医院的救护车及相关药品器材,并安排集团采购中心紧急采购补充灾区急需抗生素、止血药、止痛药、麻醉药、骨科内固定手术器材、麻醉机等医疗设备物资。在3家医院中挑选经验丰富的急救专家、外科医护人员和部队退伍驾驶员等组建医疗救助队,随时待命奔赴灾区。

5月16日早晨8点10分,王晓泸和她的同事搭乘上第一班由深圳飞往成都的飞机,携带12万元灾区急需的医疗物资抵达四川绵阳市,向绵阳市医疗抢险指挥部报到。当天下午,来自深圳的这批药品和器械就投入使用。王晓泸在救灾第一线感到救治伤员最缺救护车,立即给深圳待命的第二支医疗队下达命令:“开3辆救护车来。”危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救护车就像生命之车,搭载着灾区人民的期望,多1辆救护车就能从死亡线上拉回许多生命。

16日下午,第二支医疗队也从深圳紧急出发,这次去的是由6名司机、6名护士、4名外科医生等18人组成的队伍,他们驾驶着3辆救护车,携带第二批44万元灾区急需的医疗药品、器械、麻醉设备等,星夜兼程赶赴灾区。一直在联系指挥救灾行动的王晓泸几天都没有休息,当天晚上好不容易睡了一觉,连发生余震都没有感觉到。

18日清晨,第二批救助队经过3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到达千里之外的四川重灾区之一绵阳市。救助队向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后,在绵阳市政府指定的捐赠处卸下捐赠物品,立即奔向受灾最严重、尚未通车的平武县南坝镇山区。地震后灾区道路非常难行,车辆行驶途中山上不断有泥土和石头掉下,有时候车辆的半个轮子都悬到路基外面,更多时候,道路走不通,大家就下车推着车走。南坝镇山高路远,医护力量很薄弱。救助队的医护人员到达后立刻对6名由武警官兵救出来的重伤患者进行应急救治,用担架抬上救护车。救护车不断往返于灾区和绵阳市医院,一个又一个生命得以延续。

因为有急事,王晓泸提前返回深圳,但她每天都要与灾区的队友们通过短信联系,及时了解灾区缺少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联系专门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随时根据绵阳院方需要将所购器械紧急发往灾区。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王晓泸说,“我们是深圳首支进入灾区的民营医疗机构,对于这支队伍,我每天既牵挂,又感动,因为在这支队伍中,包括我在内只有5名川籍人士,其他都来自全国各地。但是,对于灾区人民的痛苦,大家都感同身受,将四川看作自己的家乡,竭尽所能帮助灾区人民,这点每天都感动着我。”

5月28日下午,21名参与抗震救灾的医疗队成员全部平安返回深圳。在灾区12天的救援活动中,救助队跋山涉水,冒着余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危险,共抢救、运送伤员214人,其中危重病人165人,轻伤49人,并成功抢救1名心脏呼吸骤停的灾区重伤员。救助队不怕牺牲,忘我参加救灾工作的精神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四川省绵阳市肿瘤医院给深圳市卫生局发来感谢信,深圳特区报和香港大公报多次对阳光医院集团的救灾活动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