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在威宁县开展“同心·智力行”教育结对帮扶活动一年总结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推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下,有必要重点照顾落后地区,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确保教育公平落到实处。温家宝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一方面有利于落后地区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文风貌,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这些地区积累人力资本、推动产业升级,为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对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意义十分重大。

九三学社中央历来重视对革命老区,民族、边疆和贫困地区的智力帮扶。其中,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威宁县是九三学社对口帮扶点,也是九三学社“教育扶贫”的重点关注地区。韩启德主席等社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威宁的教育发展,多次通过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威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并指出:要充分发挥九三学社的智力优势,加大教育帮扶力度,为威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增加发展后劲,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2010年,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调研组赴威宁就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2011年,社中央协调全国19位新课改专家,在威宁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重庆綦江-威宁教育论坛活动。今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率考察团赴贵州威宁自治县开展“同心•智力行”活动,与威宁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及部门进行座谈,听取了毕节地区实验三中、威宁民族中学、威宁县牛棚二小等10所学校关于与九三学社联系的省外名校结对帮扶的情况。丛斌副主席指出,“教育兴才百业兴”,结对帮扶是“智力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改善威宁地区当前的教育条件,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功效卓著。为了深入开展“同心•智力行”活动,推动我社“教育扶贫”再上新台阶,现将结对帮扶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威宁县目前共有小学474所,初中52所,完全高中8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针对当地学校管理落后、教学水平不高、教室眼界窄的问题,我社于2011年7月启动“同心•智力行”结对帮扶活动,活动开展一年以来,共有广州东风西路小学、重庆綦江中学、上海闸北八中等12省市22所中小学与威宁县第三小学、威宁民族中学、毕节地区第三实验中学等19所中小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结成帮扶对子。截止今年7月,共有17对学校开展了交流活动。

学校间进行结对子活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请进来,走出去”,实地互访。“请进来”,即名校名师来到威宁,通过上示范课、听课评课、面对面答疑解惑等方式展开双向交流,如广州市绿翠中学在威宁县炉山中学开展语文、数学、英语、政治、音乐、物理、体育共七科目的“一课两讲”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为威宁县中小学教师传经送宝,帮助威宁县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如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的教师在威宁县二塘镇中心小学进行关于学校管理、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讲座,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的语数外骨干老师为威宁县小海中学分科举办了如何应对高考的备考理论讲座,等等。“走出去”,即威宁县的中小学业务骨干赴各结对帮扶学校,通过参观考察、倾听讲座、课堂旁听等方式,拓宽眼界、拓展思路、提升教艺。如威宁县小海中学的8位老师在社江苏省委的安排下,参观考察了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受震撼的老师们感慨到: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同样重要,回去要将思想道德教育带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又如威宁县二塘中心小学的副校长与教科室主任在浙江省教研室附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期间,领略到了附小文明规范的校容校貌,感受到了师生间的和谐友爱。再如威宁县第三小学和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结对”以来,在校领导层面积极协调,促进各项交流活动顺利开展;在教师层面利用各种途径共建交流平台,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学生层面以书信形式,“手拉手,结对子”。威宁三小的两位副校长不仅参加东风西路小学的校长例会,参与大型体艺节的筹备,还参观校园文化建设,了解少先队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并走进课堂聆听教师常态课。二是利用网络持续交流学习。不少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通过建立即时通讯的网络信息平台展开交流互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帮扶活动不断深入。

二、取得的效果

威宁县教育底子薄,十分需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绝大部分结对学校十分重视和珍惜这次机会,一年来,共有156名教师走出去,到结对帮扶学校考察学习,有117名结对学校的老师到威宁开展教育帮扶,培训威宁教师2000多人次,培训学生近5000人次。帮扶活动效果十分显著。一是更新了教育理念。上海闸北八中结合自身“从薄弱学校走向明星学校”的成功经验,为毕节实验三中引入“成功教育理念”。交流学习后,毕节实验三中确立了“小步走,勤反馈;切合威宁实际,降低教学难度”的思路,教育方向更为明确,办学信心进一步增强。二是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威宁县牛棚二小借鉴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经验,着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经常举行听课、评课、议课,反复磨课,经过几个月努力,课堂教学水平大幅提升。三是推动了学校管理方法的改进。如威宁三小在与东风西路小学的交流中,对校园管理、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的认识全面提高,为三小不断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提供了动力。又如浙江绍兴塔山小学通过实地考察,与威宁县二小共同商讨,助其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近三年发展规划,输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四是扩大了帮扶活动的覆盖面。如上海闸北八中,除对口帮扶的毕节地区实验三中外,一行22人的教育代表团还开放为威宁县其他各校领导和部分教师代表举办题为《成功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关于高中教学管理的一点体会》、《在成功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年级组工作策略》的讲座。威宁县七所高中的教师代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课堂教学、互听互评及座谈交流等形式与闸北八中展开“一对多”交流。这是威宁县乃至毕节地区首次举办的大型教育对口交流活动,丰富了帮扶活动的内容,扩大了帮扶活动的影响。

帮扶的目的虽然是以强扶弱,但在交流中得到的提高却是双向的。发达地区名校通过亲身接触,从“穷亲戚”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品质。体验基层,越了解、越同情、越敬佩。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校长陈伯良对威宁三小在校舍破旧、教室与师资十分短缺的艰苦条件下,仍能稳居全县前三名的成就表示敬佩。他表示,要让东风西路小学的老师多到威宁看一看,学习当地老师朴实的作风和脚踏实地的精神。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结对帮扶以来,威宁县的中小学校虽然在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和学生精神面貌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起步晚、底子薄、发展滞后,总体上仍存在着师资不足、基础薄弱、资金短缺、培训机会稀少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威宁大量引进特岗教师,极大缓解了师资短缺的问题,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学升学率逐年上升。然而截至目前,在总人口数量140万的威宁,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才5.4年,人口文化素质依然不高,与城市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形式依然严峻。需要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有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为巩固结对帮扶成果,夯实威宁教育基础,结合帮扶活动经验,现形成以下几点建议:一要考虑尝试建立完善教师进退机制,为威宁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威宁的教师招聘仍处于优先满足数量,忽略质量的阶段,有必要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斌校长在结对帮扶活动时所指出:学生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影响是有限的;而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影响是长远的,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会是一生的。故此在未来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教师进退机制,逐步转变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二要设法增加当地学生的就业机会。威宁县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专项计划学生毕业后自愿回到威宁,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工业园区内企业签订协议等方式,着力推动本县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劳动力就地转化创造条件。

此外,还要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从根本上为贫困地区(如威宁)的特岗教师解决编制、工资和住房问题,使他们安心教学,没有后顾之忧。

四、下一步计划

发展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连续的推动;教育的功效也绝非空谷传声、立竿见影,而是逐步积累、逐渐显现。因此,要建立常态化机制,让结对帮扶活动保持生命力,做到“人走茶不凉”。首先,优化结对帮扶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结对学校,保护双方积极性,允许有困难的学校退出,鼓励有热情的学校参与。社中央计划在明年召开结对帮扶专题研讨会,探讨进一步做好该项活动的办法和途径,对积极开展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组织和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其次,继续发挥优势,协调资源。针对部分学校提出就近择名校结对的意见,社中央下一步将为威宁县的中小学校联系贵阳市、四川省、重庆市等地的学校,或考虑与其他兄弟党派协作,就近择校。再次,创造条件,为威宁县中小学教师提供“走出去”的学习机会。威宁民族中学在参加与贵阳一中新世界学校结对活动的过程中,参加了“贵阳地区课改样本小联盟教学研讨会”,收获颇丰,今后,我社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多为威宁县中小学教师创造参会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水平。

结对帮扶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形式,是践行“同心”思想,将社会服务工作做实做细的需要。我们要将胡锦涛同志“坚定贯彻‘同心’思想,奋力推进‘同心’实践,努力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批示落到实处,为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区域差距做出应有的贡献。(陈旭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