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川地震灾害的消息一发布,我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去灾区救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个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32年前,唐山遭受了毁灭性的地震,是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才能重建家园,我才能继续读书,才能上大学。我们的今天是国家和人民给的,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是我们抱恩的时候了。5月13日我上手术台前,向医院提出请战,要求去抗震救灾。我身边的很多同志都报名要求去灾区。中午当我走下手术台,医院通知我:经过领导严格审查和选拔,我和王旭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奔赴灾区的志愿者,我任唐山小分队队长。当时自己感到无比自豪。刚吃了午饭,医院开会,研究部署救灾小分队的物资准备,下午我接到通知,当晚我们将出发去石家庄。
兴奋之余,我突然想起正在住院的父亲,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正在医院里输液。因为平时工作忙陪父亲的时间不多,我真不知道怎么和老爸讲。爱人正在出差,孩子上学的接送也成了问题。我先和爱人通了电话,她很支持我去灾区,并讲好晚18点能赶回唐山去接孩子。让我放心家里的事情。然后再打电话给孩子,告诉她放学后在同学家等妈妈去接她。我收拾好行装,给爸爸打了电话,告诉他原本明天我要去陪护他,但我去不了了,我今晚就要出发去灾区救灾。老爸沉默了一下,告诉我说:你去吧,别惦记我,有你哥和你妹那,我没有什么事,你是医生,灾区最需要你。你们早到1分钟就可能多救1条生命!听了老爸的话我心里酸酸的。5月13日晚,我们乘硬座火车前往石家庄,5月14日早晨到达。在河北省团委的安排下,开始进灾区的必要培训和准备,5月14日下午,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出席出征仪式。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为志愿者医疗服务队授旗。河北省团委书记王晓栋为队员送行。我做为河北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队长,深感自己的责任,代表全队向领导和全省人民承诺:作为一名光荣的抗震救灾志愿者,要尽最大努力,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为灾区重建家园贡献力量。由于天气原因,我们直到5月14日凌晨2点才从石家庄起飞,早晨5时许,我们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服务队带来了饱含河北广大团员青年爱心的30万元特殊团费和价值80万元的药品,并捐赠给四川省团委。我又根据当时特殊情况,采购了一些临时必须的医疗器械,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从成都乘车经德阳到达了绵竹遵道镇的黄金村。刚下车,还没来得及卸行李,就有人跑来求援,我立刻随村民步行30分钟到达伤员家中为其救治。当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当时因为没有电,没有水,通讯中断,我们打开手电,搭好帐篷,只好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刚吃了几分钟,又有当地的医护人员找我们要求去帮助诊治伤员,我放下面包,拿着手电,一干又是2小时,等我回来的时候快午夜12点了,我又继续吃了点面包。将近1点大家才休息,至此,大家已经44小时没有睡觉了!第二天,这个镇子唯一的华协医院医疗队奉命调走了,整个镇子就由我们接管。当时我们水很紧张,4个人分吃1个面包来填肚子,晚上就睡在帐篷里的地上。还有余震不断,就是这样也没有动摇我们救治群众的决心。每天我们只能睡4—5个小时,几乎跑遍了遵道镇的每一个村子。我们不仅在医疗点为伤员处理伤口手术,还到每个村去寻访,由于地处山区,路难走,每天都要走上15公里,为灾民治病,宣传政府的政策,还要做一些灾民伤员的心理治疗。由于条件简陋,任何操作都比平时困难。一位伤员的腿部已经坏死感染,可当时又没有救护车吧他送往上级医院,为了最大限度保存组织,我就在帐篷内给他做了清创手术,切掉茄皮和坏死腐烂的肌肉。其实这在平时也就30分钟就可以了,可在艰苦的条件下,我整整半蹲弯腰做了90分钟,等手术完我几乎直不起腰,后背的汗已经浸湿了白大褂。可经过彻底的清创,伤员没有进一步感染,腿保住了,后来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植皮,腿的功能没有受到影响。最难的是没有必备的检查设备,连最基本的X片都不能照,我只能凭借物理检查和以往的经验对伤员诊治,压力很大,生怕漏诊,给伤员带来终身遗憾。由于我的职称最高,有什么业务问题都要我来最后拿主义,每天满脑子都是病情。
我们挨家挨户地去灾民家探访,有需要帮助的灾民我们又力所能及地一定争取现场救治;没有伤者的,我们进行防疫知识宣传。伤员激动地说道,我腿脚不方便,不能出去看病,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由于长时间暴晒,脸和胳膊都被晒坏了,很疼,但我们都没有停止过。
经历了多少次余震已经记不清了。比较严重的是5月16日凌晨的一次余震,将距我们帐篷“大本营”不足10米的一处楼房部分墙壁震塌;中午11点半,再次发生的余震将该建筑物的玻璃全部震碎,碎玻璃洒落一地。当时我们正在楼附近吃午饭,听到背后的卷帘门哗啦啦响,我们都噌的一下就窜出去了。队员们开玩笑的说:我们的反应越来越敏捷了。
出发前我们互相勉励,要尽量少给灾区人民添麻烦,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本来带的食品和水就不多,在路上又给了灾民一部分,到了5月16日,只能2-3个人分1个面包和1瓶水,中午大家只能躺在地上休息30分钟。
5月17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专门到河北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营地看望我们,对我们这支年轻的志愿者队伍在灾区开展的工作表示肯定。当晚23点30分,方便面终于运到了。大家有食物了,没有开水,大家就干吃或用瓶装水泡面。
5月19日凌晨,经过1天的劳累,又是一个不眠的24小时,我们根据上级指示,转战到四川省绵竹市医疗救治中心。这里是整个绵竹市伤员的集中地,所有下边转的病人都要到这里再进一步分诊治疗,我负责整个病区的会诊工作,并要填写会诊意见。确定治疗方案,决定伤员是否转院。责任重大。病区是在一个网球中心,有200多住院伤员,每天转入转出病人100多人,工作量很大。这里的骨科医生很少,基本上是内科的和实习的医生,我每天还要对他们进行简单培训,教他们打石膏等基本操作,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由于我们的帐篷很小,还薄,每天的衣服都是湿的,我全身起了一片一片的湿疹,特别痒,难受,但仍然坚持工作,没有休息1天。从来没有洗过澡,身上的衣服都有难闻的气味,但大家都在坚持:不能给河北唐山人丢脸!
5月26日下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来到四川省绵竹市灾区群众集中安置区河北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营地看望我们, 陆昊对我们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成绩给予了肯定,他叮嘱全体队员,“一定要安全救灾、科学救灾,要继续发扬百折不挠、团结奋斗、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同时要合理摆布工作,保持良好状态,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
5月27日下午6时许,由河北团省委组织的全团第一支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河北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乘机返回石家庄。在灾区救援的13天时间里,我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积极开展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期间,共救治伤员1000余人,成功搜救被困121小时的两名幸存者,走访村庄24个,入户500多户,发放了自购的2万元药品。我们以热情的服务、精湛的医术、忘我的精神,弘扬了博大包容、重义然诺、坚韧勤勉的燕赵情怀,发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河北省团委书记王晓栋为我们每人颁发了“河北省抗震救灾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证书。
因为医院病人很多,我回到唐山后,没有休息1天,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在手术室,大家都很惊奇的问我:怎么不休息几天啊?我告诉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支援灾区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