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田圣斌:坚守法律工作者的良知


九三学社社员田圣斌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府学院副院长。在他的众多头衔里,有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会员,国际刑法协会会员,湖北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湖北省评标专家,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湖北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争议网特聘咨询律师,全国首届建设领域百名优秀律师,如今获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称号。当被问及他如何从一个寒门小子成长为一个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功人士时,田圣斌淡淡一笑,多年的艰辛守望、苦辣酸甜溢满心胸……

寸草春晖 涓涓细流

田圣斌小时家里很穷,孩子多,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微薄的工分收入艰难供养他们读书。田圣斌经常边放牛边看书,课余时间帮父母摘棉花、插秧;学费5元钱是父母春节期间卖甘蔗1分2分赚来的,老师往往要数很久。他和哥哥一同考上公安县第一中学后,父亲经常骑辆破自行车凌晨二三点到学校给他们送家腌咸菜(这样可以到食堂只买米饭,不用买菜),然后再赶30多里路回家干活。一次母亲背着30多斤大米,步行20多里路到镇粮管所换成“资拨”(学校食堂只收粮票,农村户口只能用大米换成“资拨”),又步行到学校换成饭票。母亲舍不得买饭,饿着肚子奔波了一整天。父母亲尽最大努力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学上,不想因为贫穷耽误孩子们的求学路。

田圣斌读中学时得到过很多老师的无私帮助,也亲眼目睹过有人交不起200元报名费放弃考试,有人因贫辍学。2005年,中学母校50周年校庆时,田圣斌提出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生的想法,随后签订为期10年的协议,约定每学期资助2名优秀贫困生,直至他们考上大学。在他的倡议下,公安县一中专门设立贫困优等生促学基金会,现已有十多项奖学金,涵盖了几乎所有受众对象,接受资助的学生还要签订将爱传递的协议,待有经济能力时继续帮助以后的困难生。刘建是一个患有重症残疾的学生。他双手残疾,只能靠脚写字。田圣斌不仅经济上资助,还从精神上鼓励他,刘建的学习成绩很快达到全年级中等偏上水平。

尽己所能 服务社会

田圣斌两次赴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学院访问,最初只是义务为当地学生举办讲座介绍中国文化;在数百张漂亮的中国明信片上写上唐诗宋词,赠送给陌生的当地人。一次偶然机会,他发觉当地华商亟需法律帮助,就积极联系华商总会,利用休息日为华商讲座,普及法律知识,无偿帮助解决法律难题。

田圣斌在贝尔格莱德大学

田圣斌讲座时的照片

一艘货轮途经意大利海域时触礁,华商遭遇货损和延迟交货,该案由伦敦一家会计事务所负责代理。期间,为便于兑付赔款,需要华商提供银行帐号。由于华商过于谨慎,怕“被钓鱼”惹上麻烦,一直不敢理会。他拿着有关资料向田圣斌求助,在他的帮助下最终顺利获得赔款。针对国外对我国人权状况的错误认识,他积极组织或参与有关活动,介绍中国在保护和促进人权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及我国诉讼领域人权保障的相关法律知识。当他发现华商总会组织华商出资购买当地的土地协议有法律漏洞,及时指出,避免了当地翻译和律师合伙诈骗,维护了华商利益。

10年前,田圣斌开始在网上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有时1天要回答涉及多个领域近50个问题,有的一个电话一打就是1个多小时,打得手机都发烫了。汉口一轮船公司的负责人就公司改制问题数十次网上咨询,田圣斌不厌其烦,详细解答,把解决办法、法律依据、相关理由一一告知,该负责人十分感动,多次要当面致谢,都被他婉言谢绝。湖南一位老人咨询后表示,说当地没有这样认真负责的律师,很多律师不如实帮助他分析案件,更不愿意详细解答。一个知名律师也对他说:“只有象你这样的大学老师才会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廉价地告诉别人”,田圣斌立即纠正:“我不是廉价,是免费”。

十年间,田圣斌解决了多少人的法律难题,普及了多少法律知识,他没有统计,承担了多少话费,占用了多少休息时间,他也没有考虑,只是淡淡的一句;“我只是在尽一个法律工作者的义务”。

眼睛向下 倾心履职

2010年2月,田圣斌挂职鄂州市华容区政府副区长,分管政法、消防工作。

基层干部不懂法将造成一系列“后遗症”,激化干群矛盾,田圣斌强化法制宣传,组织全区三级干部法制宣传讲座,通过案例分析教育干部依法行政;组织两期村组干部法律知识培训,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和法制办、消防大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给乡镇村组干部讲法制课;组织团省委两次赴华容区中小学开展法制讲座,通过影响学生再依次传递给他们的父母,扩大受众面。

田圣斌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上访户的诉求。他将信访工作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召开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行政复议公开听证会,通过电视台现场直播,将上访户的诉求和政府的处理结果公之于众,给干部群众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普法教育课,开辟了鄂州市借助司法途径解决复杂上访问题的先河。

有感于个别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有的红头文件不规范,甚至与法律相抵触。田圣斌主持起草《华容区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审查办法》,要求每份文件须经法制办审查才能公布。针对政府与开发商征地合同中的问题,他主持出台《华容区人民政府重大合同(备案)审查办法》,对所有重大合同严格把关,避免合同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通过一年多政府工作历练,田圣斌百感交集。干部深入基层锻炼,对其成长十分关键,只有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把他们放在心上,当作亲人,才能够有所收获,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田圣斌对于九三学社组织交给的工作,都不折不扣完成。个人行为服从组织需要,困难自己尽量克服,是他的行事准则。作为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田圣斌积极发展优秀人才,仅2008年就在学校发展了10名社员;经常组织社内活动,把自己的参政议政经验与大家分享,鼓励社员结合自身专业履职尽责;通过经常探望慰问老社员,组织社员为学校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问题,建言献策;与其他基层组织和地方委员会互动交流,实现校地互动合作等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

作为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经济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田圣斌执笔完成了行政成本公开与监督机制提案、公共事业单位收费公开与监督、高校去行政化、行政维稳的高成本和低效率、人大及其常务会对预算监督的机制建议等提案,其中多篇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成果,选送全国政协大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田圣斌的夫人是一位光电子专业的大学老师,平时工作忙,压力大,仍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所有家务。尽管有时抱怨他工作太忙,顾不上家,却始终全力支持他的事业,从不拖后腿;儿子从小就懂事,平时老提醒他:爸爸,你要多注意身体呀,别太辛苦了……

谈及今后的打算,田圣斌谈的更多则是,当前我国大力提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但依法行政仍然缺乏有效的监督,九三学社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他也将为此不懈努力。

的确,信心就像太阳,充满光明和力量。(张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