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刘秀晨:岁月的人生馈赠


题记:每个人都面临万千机遇,其实最大的机遇,是洋溢于生命中的执着。他将自己的职业视为信仰,以虔诚的心去履行职能,用不停歇的奋斗实践着生命与责任的契合。

【刘秀晨小档案:1944年生,回族,山东人。第六、七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常委,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2006年起任国务院参事。长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是全国绿化奖章、国优工程奖、北京市园林设计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北京市劳动模范。】

他主持设计的北京国际雕塑园、石景山游乐园等一大批园林至今仍为北京续写着骄傲;多次获作词作曲奖的他又在几万首歌的比拼中荣膺“2008奥林匹克优秀歌词奖”;他撰写出版的《绿色的云》、《绿色的梦》、《绿色的潮》等园林图文集在业内获得很高评价;一系列得到落实和回响的提案建议见证着他做了七届政协委员的尽职与虔诚;国务院参事的身份更给这位始终与祖国荣辱与共的非党专家肩头压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刘秀晨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让人不知如何用有限的篇幅浓缩他的精彩人生。

岁月前奏

1965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的刘秀晨一毕业就赶上了“文革”前夕。他所学的这个规划设计公园、风景区和研究应用园林植物的专业,被列入“封资修”,一夜之间所有志向被打碎了。在绿化队干活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刨坑栽树。

1978年的一天,刘秀晨接下了设计北京石景山区古城公园的任务。沉寂了十几年的创作欲望一下子被激活了,变成了一幅幅改了又改的图纸。此后一年间,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工地,带着刚刚3岁的女儿,每天吃住在公园工地,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公园建好,让群众和专家都能认同。他去求曾任山东省委书记的书法家舒同为公园题名,找溥杰老先生书写“揽霞”、“滴翠”的匾额,与中央美院盛扬老师研究创作“母与子”雕塑,所有的亭台楼榭、透窗洞门、挖湖堆山、植树种花,都在他一天天的日晒雨淋中,从图纸变为实景。1980年公园开园了。游人如织、好评如潮。刘秀晨的心也沉醉了。

一天,胡耀邦同志路过古城公园,驻足观看,频频点头,对身边的北京市领导讲:这个公园挺好,为群众解决了就近文化休息的问题,值得提倡。市委焦若愚书记专程来公园调研,让刘秀晨介绍设计立意。焦书记听后握着他的手深情地说,干得好,早就应该这么干了!

不久刘秀晨被选为石景山区的人大代表,北京市绿化模范并推荐为市政协委员。很快,他接受了石景山雕塑公园的设计任务。不要小瞧这个小公园才3.1公顷,但它是中国第一个雕塑公园,没有经验可鉴,只能查找资料和请教老专家。刘开渠老先生不断鼓励他,并为公园题名。刘海粟老先生特意书写“春早院”景区的字幅。全市30几位雕塑家都送来作品,一时间这里成了全市和外地领导来参观的热点,甚至成为中央党校京外干部学习班必备的观摩考察点。市里主要领导全来剪彩和祝贺,很快荣获北京市优秀新园林大奖。焦若愚同志亲自打来电话,请刘秀晨陪他去宽沟策划市委招待所的规划。

真是一发而不可收了。1985年刘秀晨主持设计的石景山游乐园,在与日本东京大学艺术系教授的方案竞选中,被市规划局定为实施方案。1986年石景山游乐园建成至今,一直是全国最能盈利的主题公园之一。此后,他相继设计了法海寺森林公园、亚运会石景山体育馆绿地、七色园、八大处映翠湖、李四光地质博物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秀晨成为北京市设计公园绿地最多的人。这一时期他能强烈地迸发创作激情,还要说“文革”中的十年他一直沉下心积累思考。艺术上的悟性是要靠逐步沉淀吸收才能流淌出来。

尽显华章

1989年春天,刘秀晨成为北京市第一批有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不久,他又并被推荐担任市园林局副局长。在从政的岗位上,他深有体会。“如果你工作没有干好,人们会认为政府没干好,决不会因为你是党外干部就会区别对待。因此,我在思想上的这根弦总是绷得紧紧的。”

刘秀晨分管园林建设,每年都有几十项造园任务,完成几千万到几亿的投资。如昆明湖清淤、玉渊潭樱花园、动物园鸟禽馆金丝猴馆、天坛修复坛墙、香山修复勤政殿、碧云寺罗汉堂、植物园大型展览温室等等。工作面广、量大、战线长、要求高。作为行政领导要从规划到协调,从前期到施工,从检查到验收,而且是几十个项目交织在一起。刘秀晨总是可以用专家的视野和思维去驾驭这些项目,与设计、施工人员共商方案,推动起来很自如。难怪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领导感慨地讲,“我们遇到了一个懂专业、内行的好甲方。”

开不完的会,干不完的事,其责任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这几年我确实品尝到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特有的累。当然,劳累过后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又觉得是一种享受,一种欣慰。“

1997年市政府把筹建北京植物园大型展览温室的工作交给了刘秀晨。市领导指示,把这个温室确定为亚洲最大、国际一流、突显个性、环境最佳的高起点上。刘秀晨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种种技术难关,以尽心尽力的敬业精神投入工作。施工中,他们克服了由于形象的需要几千块异型玻璃的安装与点式连接,并实现了光照、水份、肥份、湿度、环保等多项技术管理的自动化和一体化。为建国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被评为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第四名并荣获国优工程将。刘秀晨曾幸福地陪同江泽民、李瑞环、李岚清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并介绍温室的建设情况。国庆50周年《共铸辉煌》专题片专门介绍了刘秀晨的事迹。

2000年和2002年,刘秀晨设计的石景山绿色广场和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又分别荣获北京市园林设计一等奖,他多次赴日本、韩国介绍这两个作品,交流学术,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奥运各项筹建工程从启动到完工,作为奥林匹克工程办和环境办的专家组成员,刘秀晨几乎参加了全部项目的方案评审工作。两年的时间光研究方案、评标和落实各种技术措施的会就参加了150多次。他还是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际奥林匹克雕塑评选的国际评委,以及建国60周年城市雕塑大奖的评委。在园林景观、雕塑、城市环境整治各方面发挥着作用。那段时间,他简直被工作推动的似乎不可能停下来。

长袖善舞

1983年,39岁的刘秀晨参加了第6届北京市政协。那些过去只在文章、报刊上知道并崇拜的学者名人一下子走到自己眼前,让他目不暇接。会上会下和这些受尊重的专家们交谈,一种政治责任感油然而生,心里觉得崇高了许多。“我是国家的主人,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支撑祖国这座社会主义大厦。”刘秀晨充满幸福地走上了参政议政的舞台。

随后,在人民政协的大舞台上,刘秀晨长袖善舞,尽心竭力,建言献策,演绎着多党合作事业的无限创意

提案是办案单位必须处理并答复的一种参政形式。一件“腾退天坛神乐署”的提案则是用了八年的时间,刘秀晨找到张开济等一批很有影响的政协委员,在提案委的协调下不断追踪,在政府各部门和办案单位共同努力下才逐步解决。如今,神乐署已经复建成祭天音乐博物馆。由此刘秀晨体验到,一个提案从提出到结案要有高视点、可操作、参政性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关于把园林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的论文,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并在会刊上刊载,也收到较大反响。

刘秀晨关于朝阜路——古都文化第一街的建议在政协内外受到格外关注:从朝阳门到阜成门各类文物100多处,著名的就有鲁迅故居、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西什库教堂、北图、昭显寺、北海、景山、故宫、三眼井毛主席故居、北大红楼、京师大学堂、美术馆、隆福寺、东西清真寺、浮王府、东岳庙等等。一幅绝无仅有的北京民族文化和历史政治的精彩画卷,一部记载老北京历史变迁的教科书,一曲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的传统建筑的交响乐。刘秀晨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时任北京你市委书记贾庆林的充分肯定,当即决定将此纳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朝阜路的规划、整治、建设拉开了序幕,付诸于实施。

一次,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参加的委员座谈会上,刘秀晨又提出让古建园林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着力点。他认为,数字、动漫、影视、古玩等文化创意在北京不具有唯一性,而古建园林以其总量、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都是北京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北京皇家园林世界第一,北京古建筑使它跻身世界三大著名古都。别说颐和园、北海,就是那些王府、胡同、四合院、残砖陋瓦的城墙坛庙、歪脖枯枝的槐柏,处处能抖出一个个神秘的故事,连海外韩素音、基辛格都一趟趟不厌其烦来寻幽探古。一个“乔家大院”惹得五一节去了六七十万人,北京随便找一处古建园林,都不会比它逊色: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卢沟晓月、潭柘寺、畅观楼、澹宁堂……稍事关注都会是文化的大主题。刘淇同志饶有兴致地称赞说,秀晨同志讲的唯一性确实值得深思,我们要研究唯一性,带动北京的独特优势。当晚,就请刘秀晨在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上畅说北京文化创意的唯一性,受到社会关注。奥运期间,央视又多次请他讲绿色奥运和北京绿地系统规划。这些不仅表现了他在政府任职的见解,也展示了他作为政协委员在“尽职”“帮忙”和“切实”上的功底和风采。

放歌生活

刘秀晨一生钟爱音乐,幼时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谈得一首好钢琴和手风琴,只是由于历史原因没能投入艺术的怀抱,但他始终不懈坚持歌曲创作和艺术实践。他背起手风琴不断为政协委员中的专业歌唱家和业余合唱团伴奏,在长期的园林实践中写下了一大批好听的绿色之歌。不少著名的词作家如石祥、石顺义等都纷纷与他合作,歌唱家刘斌、王洁实、佟铁鑫以及刘和刚、哈辉、郭祁等歌手都演唱过他创作的歌曲。“园林华尔兹”、“醉在桃花中”分别荣获北京金曲奖和文化部新人新词新曲奖。收入到刘和刚专辑的“大北方”则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北方人的豪迈,不仅荣获龙江杯歌赛第二名,还被广为传唱。奥运期间他创作的“奥林匹克——北京”从几万首歌中脱颖而出,荣获“2008奥林匹克优秀歌词奖”。音协出版社为他出版的《绿色之歌创作专辑》收入了他写的19首歌曲。用词作家石祥同志的话讲。“秀晨同志写的歌,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回报,不是作出来的,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他抓住的音乐形象是准确的,因此不仅好听上口,而且和园林一样如画,因为他有生活体验。”

不止是写歌,刘秀晨的摄影专辑《绿色的梦》和《绿色的潮》——中外景观采风,不仅是精美的摄影作品,而且展现了一个风景园林人用艺术观察捕捉世界的能力和功底。

这里笔者自然想到了钱学森老有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融合的论述。是啊!杰出人才需要有逻辑和形象的双重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出绚丽的创新火花。

感悟园林

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乡建设发生了难以置信、日新月异的变化,那末,城市园林就是其中最绚丽的花朵。在这条战线上一干就是50年的刘秀晨,不仅亲眼目睹了这些变化,也用自己的耕耘感受着这些变化带给人们的愉悦,体验到一个园林人自身的社会责任。他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在参加研究奥运景观方案的150多次会议上,在到各处为专业人员讲课过程中,不断总结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趋势和感悟,令人回味深思。

刘秀晨深情地说,园林绿地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城市、规划城市过程中最伟大的发现、最主要的进步。园林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有一批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范例和理论,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使中国曾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说它年轻,是园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城市化进程带动了近年园林大繁荣。人们认识到它在城市中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避险诸方面的功能。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现代园林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正如我们有传统文脉一样,英国的疏林草地、法国的整形式园林、意大利的台地、日本的枯山水,都是各自的传统文脉。经济一体化导致全球社会生活的趋同,各国都在尽量保留文化个性的前提下顺应发展,继承文脉和走向国际化将并存,多元园林创作趋势不可避免。

刘秀晨提醒设计人员不能完全沉溺于国外一大堆理念中,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去追逐简单设计复杂化、奢豪化、八股化、把居住区绿化山水化、展示化、追求非哲理化,甚至世俗化、潮流化、舞美化等等,提出园林的主体永远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绿色空间,是“人化自然”。当家的永远是绿荫,这和爱与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一样,自然、简约、环保、节俭为己任,提倡“解题”的思维方法论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克服浮躁、炒作。园林创作的根基是心中装着百姓而不是自我。

在不少领导干部学习班上,刘秀晨的园林感悟讲得惟妙惟肖,赢得共鸣。在讲课教师考评中他总是名列前茅,被认为是最有实践意义的讲座。

倾情低碳

让我们回到今春全国政协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刘秀晨正在热情洋溢地讲述低碳与国土绿化、城市园林。“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们都更加关注思考构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活方式。而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固然重要,但都是被动的减量措施,只有森林植被放氧吸碳,才是主动的碳汇行为。因此发展国土林业、提高森林品质、推进城市绿量的最大化,绿质的最优化,才是最主动的减碳实践。

国土林业和城市园林要把碳汇当作环保国策的一部分,把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的质量引为己任,放到战略层面上研究,才能对人类、对国家作出本专业更切实的贡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重要的是转变城市化的发展方式。警惕城市超负荷超强度开发,而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则是城市中的园林、园林中的城市。

这就是刘秀晨发自肺腑的心声。他创作的一曲“园林华尔兹“就是这样唱的!(戴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