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天灾无情 人有情

——记九三学社社员高光勇赴云南昭通地震灾区点滴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后,国家和地方政府迅速展开了紧急的抗震救灾抢险工作。在得知地震灾区附近的医疗机构没有一家医院开展血液净化,意味着地震灾区没有一家医院具有抢救因地震引起的挤压性综合症、败血症、急性肾衰竭等病症的能力。虽然山外山公司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灾情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鼓舞着高光勇带领山外山公司全体员工勇敢地挑在肩上,毅然决定向灾区捐赠价值100万元的两台持续性血液净化设备和一大批耗材,为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救治保障。

争分夺秒抢时间 保质保量出设备

由于捐赠给云南地震灾区的两台持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没有列入公司本月的生产计划,也没有库存。

为了解决救灾物资的缺货问题,山外山公司在9月7日晚六点,紧急成立了抗震救灾物资准备组。公司生产系统的所有员工、公司领导和公司党支部的中共党员,放弃了休息,积极投入到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中。公司董事长高光勇亲临生产一线紧抓救灾物资的生产进度,时刻关注物资的准备情况,以确保救灾物资能在第一时间保质保量送达灾区,尽早为受伤灾民解除痛苦。经过二十二小时紧急、连续生产,运行调试、成品检验,在8日下午4点半,重庆红十字会到山外山公司接受捐赠。

漫漫风雨路 一心赴灾区

9月8日下午5时50分,高光勇亲任抗震救灾前线工作组组长,带着山外山全体公司捐赠的爱心救灾物资,赶赴灾区前线。

通往彝良救灾的道路条件不是很好,夜晚行车需要格外的小心。为了赶路抢时间,他们放弃了下车吃饭、休息,只用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当车行驶了8个小时后,驾驶员已十分疲惫,这时又遇天下雨。崎岖的道路,伴有泥和水,夜里的气温不到20度,但山外山人对灾区的爱和情是炽热的。想到灾区正有大量的同胞急需医疗设备治疗,他们不断地擦拭风油精提神,甚至喝下风油精。成立的两个行车小组,坚持与驾驶员讲话提神,确保救灾物资车的行驶安全。

经过了1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救灾物资于9月9日凌晨3点半安全地送达昭通市。为了能将设备尽快安装调试完成投入使用,他们仅仅休息了3小时,又立即启程奔赴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系灾民 坚持工作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崔汝向率10余位医院领导迎接高光勇一行。崔汝向握着高光勇的手说,医院正为没有持续血液净化系统设备发愁,你们心系灾区,想我们所想,及时送来了救命医疗设备,是为灾区人民雪中送炭。

由于灾情严重,救治工作任务重,ICU科室需要迅速启动透析治疗,在第一时间对受伤者实施救治,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山外山公司派往救灾第一线的四位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运达医院的第一刻,就快速投入设备安装并调试好医疗设备。为保证医护人员正确使用透析设备,使之尽快实施对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工程师们在医院的食堂简单午餐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临床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经过一个下午的规范培训,医生对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都通过了考核,具体操作持续性血液净化设备的人员熟练掌握了操作方法。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具备了开展透析治疗的条件,拥有了可控制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挤压伤、创伤引起的败血症、高血钾症、多器官衰竭、急性肾衰竭等的救命手段,通过血液净化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确保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降低地震伤病员死亡率和致残率。

肩负历史责任 勇担社会使命

“以一颗博爱之心,关爱生命,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企业”是山外山公司向社会的庄严承诺。在2008年汶川等地发生地震灾害的第三天,高光勇也是日夜兼程奔赴德阳,向灾区捐赠食品、帐篷等救灾物资及现金,送去了山外山人的一片爱心。当目睹受灾同胞由于因受伤引起的多脏器衰竭和因挤压综合症所导致的急性肾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身为九三学社社员的高光勇,立即决定代表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再向灾区捐献价值100余万元四台专用于救治多脏器衰竭和急性肾衰的血液净化设备和救灾物资,帮助灾区受伤患者尽快解除病痛的折磨。

高光勇没有忘记组织给予他的关怀,没有忘记国家、政府给予山外山公司的大力扶持,没有忘记履行一位九三学社社员的责任和义务,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了“同心”思想,助推发展,奉献服务民生;他带领山外山全体员工,履行了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高光勇带领他的全体员工,用行动书写了大爱无声!身体力行为抗震救灾谱写了爱的颂歌!

高光勇和山外山人的理想是:把山外山公司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医疗器械公司,成为国际血液净化行业的技术领导者,成为全球最大的血液净化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刘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