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赖明:让试点示范的好政策更具普惠性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为探索改革经验,我国先后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沿边开放区、内陆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生态示范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以及智慧城市试点等众多国家示范区和试点项目,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效益显著。

国家示范区和试点项目作为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等特点,是一种前期性的、小范围的尝试行为,其目的是为探索改革方向,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基础、创造条件。因此,国家设立示范区和试点项目是让一些政策先行试水,看一看成效,听一听反响,权衡一下利弊,为这些政策的大范围推广做准备,为学习和借鉴提供样本、范例。然而,我们注意到,通过各类示范区和试点项目验证的一些成功经验、好做法,未能及时形成普惠政策推广实施,好政策难出示范区、好做法仅在试点项目中。政策有了狭隘性,不仅有失公平,还可能干扰正常市场经济秩序,背离设立示范区、试点项目的初衷和目的。

为此建议:一是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定期对各类示范区建设和试点项目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审议。二是及时梳理示范区建设和试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好政策的全面实施做准备。三是将示范区和试点项目中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及时上升为国家政策,在条件适宜的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让好政策更具普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