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聚力雅安 共筑大爱

——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和社员积极参与赈灾救助行动


4月20日早8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援助灾区,支持赈灾。

上下联动  援助行动有序开展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第一时间委托常务副主席邵鸿致电九三学社四川省委,询问灾情,部署工作。地震发生时,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正在四川广元调研。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他乘坐小船前往九三学社中央汶川震后援建点——青川县江边村,查看援建的轻钢龙骨房屋抗震状况,并反复询问雅安灾情,叮嘱率队赶赴灾区的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黄润秋一行注意安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和副主席兼秘书长印红指示,迅速对九三学社中央援建青川的轻钢结构房屋进行科学评估,向有关部门建议尽快在灾区农村推广,该建议正在论证过程中。21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重庆市委主委谢小军在社市委常委会上强调,广大社员,特别是有专长的社员要做好思想准备,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随时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赵雯指示上海各级社组织迅速行动,为抗震救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5日,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正式发出通知,对积极有序做好支援工作做出部署。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新疆区委、上海市委等省市委纷纷向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发去慰问电。

截止目前,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职工捐款21500元;社四川省内社组织(含个人)捐款198.9183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174.2309万元,总计373.1492万元;社重庆市委捐款3.56万元,帐篷10顶、棉被30多床,衣物近800件;社贵州省委捐款1.7万元;社广东省委捐款2.5万元;社青海省委捐款8200元;社新疆区委机关捐款1000元。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副主委、珠海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捐款100万元,北京市社员、中科同向公司总经理邬玉良所在北京中科同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雅安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容灾备份软件。目前,全社所捐钱款物资正通过各种途径汇往灾区。

迅速行动   全力开展省内自救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在5年前的汶川地震中经受了考验,也积累了经验。此次地震发生后,他们当天就采取了行动。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第一时间指示社省委,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第一要务。社省委迅即成立了由黄润秋任组长,专职副主委沈光明为常务副组长的九三学社四川省委芦山地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和专家组,分别由社四川省委机关和社内专家社员组成,负责研究制定科学救灾、预防次生灾害及灾后重建方案,供决策部门参考。社省委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州及各级九三学社组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并号召广大成员以各种方式开展捐助活动。

2013年4月21日,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地质学家黄润秋(中)率队在芦山县调研灾情

20日中午12点,黄润秋与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院长王绪本一起,带领本校和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学者近20人,赶赴震中芦山,迅速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调查灾情并协助指挥指导受灾地区紧急避险和科学救援工作。

20日上午9时,九三学社社员、四川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胡勇率本院第一支医疗队奔赴灾区,于上午11点进入芦山县境内,救出一名骨折病人并在雅安人民医院参与抢救。下午5点半318国道抢通,该医疗队成为震后第一批救援队赶到芦山县城。之后,医疗队先后参与了思延乡及芦山县医院的救援工作,为震后伤员得到及时救助做出了贡献。

陈东翔(右一)转移救治的伤员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直属眉山委员会主委、年近花甲的眉州医院院长陈东翔率领郑勇等3位骨干社员及医护等人员一行7人,21日冒着余震和一路飞石,携带2辆大型救护车和价值8万余元的42箱药品抵达芦山。将药品捐赠给芦山县医院后,紧急赶赴受灾严重的宝兴县灵关镇,连夜救治当地伤员。第二天一早又赶赴较偏远的大鱼村救人。几天中共救治及转移伤员49位,其中临产孕妇1位。

严密观测  研判灾情  积极建言

黄润秋主委率专家组多次赴震中芦山收集一手资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以直通车形式向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呈报了《关于4.20四川芦山地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建议》、《“4•20”雅安芦山地震宝兴县地质灾害调查及应急处置建议》、《关于在芦山地震灾区农房重建中推广采用“轻钢结构房”的建议》等意见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24日晚,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八场“4•20”芦山地震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作为专家代表,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如何对地震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及芦山震后地质防治灾害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等问题。

22日晚,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召开芦山强地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专家组研讨会。来自地震、交通、医疗、建筑、科教各系统的20多位九三学社社员积极建言。截至27日,四川省九三学社社员共撰写了《关于加强统筹协调有序开展抗震救灾的几点建议》、《关于庐山地震灾区紧急安置房建设的几点建议》、《吸取芦山地震教训  尽快建立乡村避难所》、《关于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的建议》、《关于建立相应现场救灾协调机构的紧急建议》、《关于及时出台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优惠政策的建议》等意见建议20多件,其中《关于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的建议》得到四川省地震局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九三学社社员、四川省地震局的易桂喜、官致君、戴仕贵3位同志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截止4月24日,戴仕贵带队已在震区建立7个流动地震台,和四川地震台网在震区及附近地区的9个台站一起,接入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指挥部在芦山搭建的应急流动地震监测台网中心,构建起了实时自动处理和地震速报系统,为震情监测、震后趋势判定提供了保障和实时观测数据。易桂喜、官致君对各种序列参数分析研究,同时收集、整理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关于芦山7.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破裂过程等研究结果。

地震发生后,九三学社黑龙江省直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委、联合国灾害评估专家郭迅和九三学社社员、研究员林军岐、博士丰彪,分别从北京和哈尔滨出发赶往重灾区。4月20日深夜,3名社员随应急小组在途中交通受困,无法行进,被通知就地在极震区东侧受灾同样严重的邛崃市开展震害调查和危房筛查工作。当应急小组行至名山县新店镇时发现部分房屋屋顶震垮,迅速停车展开工作。郭迅首先给20余组员宣讲烈度评定的要领,然后分组行动。根据沿途三个调查点的结果,郭迅推定了极震区东侧的9度线、8度线和7度线。除进入村村户户的危房调查外,还对所经过的所有中小学校舍都进行逐栋调查评定,对可能因余震危及师生安全的受损房屋全部明确,提出处理意见。在接近震中的邛崃市高何镇靖口村调查时,经历了两次余震。郭迅等决定架设流动强震仪。22日一晚,仪器共收到14条高质量记录,为地震后续发展趋势及影响研判提供了宝贵数据。23日郭迅等随应急小组一道进入震中开展工作。

20日上午10时许,由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委员、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张川涛率领的贵州省地震局紧急救援分队,携带卫星通信设备和生命探测仪等仪器奔赴地震现场,21日早9时到达芦山县城,对芦山新老城区进行建筑物破坏情况现场调查,为地震烈度判断和下部救灾方案、灾后重建提供第一手资料。

听从召唤  医卫人员赶赴一线

地震发生时,九三学社社员、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科副主任医师行勇刚正在成都参加汶川抗震救灾五周年纪念暨灾害医学学术交流会。在多方协调下,与会的北京专家就地转为北京第一支医疗队,20日晚与来自北京的卫生部医疗队会合后,于21日凌晨赶到雅安。21日上午在雅安市中医医院筛查伤员60余人次,将伤员分类并制定治疗方案,对重点伤员给予完善检查,做好手术准备。下午为1名56岁男病患进行了3个小时的腕关节外伤手术;22日在雅安人民医院参与了1例前臂和手部开放性骨折手术、1例双手尺桡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在雅安中医医院进行了1例腰椎骨折手术;23日上午在雅安中医医院查房,下午赶往雅安人民医院为1例在地震中双上肢机器绞伤,双侧肱骨骨折的伤员会诊,下午在雅安中医医院为1例伸指肌腱断裂的伤员进行了清创缝合手术。

孙建军的工作日志

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孙建军是北京市首批救灾医疗队员之一。20日下午2点,他接到任务通知。当晚9点随医疗队飞赴成都,抵达后连夜赶往灾区,21日凌晨4点到达雅安。两个小时的短暂休息后立即前往震中芦山县。到达后发现危重伤员已基本转运出去,且芦山县医院已不能正常使用,不具备手术条件,而又不断有危重伤员运至雅安,所以中午即返回雅安。在4月23日早6:36给朋友的短信中他写到:“昨日参与完成首例脊柱手术,往返查两家医院脑外伤病人,指导5例危重患者合理用药,改善并稳定病情。接诊并诊查1例面颅复合外伤患,及时给出关键性意见。下午5点左右,作为核心组成员,协助完成教学大查房、术前病例讨论和高龄危重患者多学科会诊分析。夜间急诊巡查1例志愿者因外伤偶然发现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给出平稳病情,次日安全转诊的合理意见。晚上又经历了两次较剧烈余震,刚刚被震醒。”

22日一早8点多,九三学社社员、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王天兵刚刚交了早班,就接到作为北大人民医院第二批国家医疗组成员紧急赶赴雅安的通知。来不及回家收拾行装、和家人告别,他立即赶到首都机场奔赴灾区。抵达后,王天兵一行主要在位于成都市的华西医院救治灾区转运过来的伤员。23日与华西医院医生一起,成功完成3台脊椎手术,其中一位是在救灾中不幸受伤的武警战士。术后查房、讨论病情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驻地。24日仍是连台手术。

20日,由九三学社社员、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文涛带队,本院一行7人的医疗组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宝兴县灵关镇,开展紧急救治。九三学社社员、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肾病治疗中心主任医师陈一川也已接到命令,随时待命准备赶赴雅安。九三学社九龙坡区委副主委、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光勇所在公司已准备好血透医疗器械,组成专家小组,随时准备奔赴灾区。

及时宣传 传递灾情  协力重建

震情一出,九三学社社员、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聚焦三农栏目主编上官王强就紧急组织了灾区报道小组,于21日上午赶到灾区。连日来,他们克服各种生活困难,冒着随时都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奔波在灾区最前沿。在红花村、龙门乡、双石镇、彭城村,他们用手中的镜头捕捉灾区所见的各种信息,包括救援抢险、道路交通、灾民安置、基础设施抢修、吃住行保障、医疗卫生状况、心理疏导等,把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现状传播出去,在自己的栏目中开辟了“直击芦山”专栏,制作各类相关报道近百分钟。

作为媒体人,除了客观报道所见所闻,上官王强还对此次救援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给友人的短信中他说到:“有了5年前应对灾难的经验和教训,这次公民、社会和政府都变得成熟,没有表现出慌乱失措,没有被激情和悲情所裹挟,没有停留于无助的悲伤中。各种制度、组织和媒体都在迅速运作起来。虽说在开始前几天,一些社会力量自发前往的车辆带来了部分拥堵,但谁说那不是一幅美丽的众志成城图呢!”

截止目前,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已编发18期简报,在社省委网站上编发数十条消息、通讯,并在媒体上发表多篇,反映了九三人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努力。

天灾无情人有情。正在雅安开展的抗震救灾洪流中,闪现着九三学社社员的身影;在源源不断汇往雅安的善款物资中,凝结着九三学社组织和社员的心意。雅安,我们与你在一起………(侯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