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理念引领 固基强社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创新组织建设探索


7月5—6日,社省委主委姒健敏赴社临海市委、椒江区委、苍南县委和瑞安市委四个县级地方社组织调研基层社务工作。图为姒健敏主委在瑞安主持召开社务工作座谈会

组织工作会议现场

为贯彻落实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主席关于大陈籍台胞愿望的重要批示精神,社省委专门成立调研组,并与社台州市委、社椒江区委三级联动,于2011年11月2-3日,专程赴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图为调研组现场考察大陈岛

省直基层组织与县区基层组织签署结对共建仪式

在日前召开的九三学社十三届三次中常会上,九三学社浙江省委提出,在寻求加强组织建设时,可以且应该用“民主与科学”理念引领,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引起与会人员关注。

民主与科学理念如何与“建设组织上坚强的参政党”的目标紧密结合,又是如何引领创新组织建设的?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在5年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民主的魔力也正在于让大多数人参与进来,形成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在组织建设中以民主理念为指引,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尽可能实现广大社员的主人翁角色。”

社员中蕴藏巨大人才资源,可谓藏龙卧虎。他们就像巨大的宝藏,深埋地下,需要挖掘出来、组织起来。基于这种认识,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在组织建设上提出8个字:“固基强社,凝聚智慧”。他们把“固基”作为强社之途,把基层和广大社员作为凝聚智慧的来源,坚信社员强则基层强、基层强则市委、省委强。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采取“请上来”、“沉下去”、“搭舞台”、“聚活力”等举措挖掘和凝聚人才。

“请上来”就是让一些基层组织负责人、骨干社员登上社省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舞台,使他们能够直接在省级层面发声。省委委员名额向基层倾斜,全省所有地方组织主委都进入新一届省委;新一届省委专门委员会大量增加市县地方组织委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地基层组织中的骨干社员。这些“请上来”的基层社员,为省委会实现上下贯通机制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

“沉下去”就是深入基层。社省委领导班子成员出差时,尽可能抽时间看望社员、召开座谈会,倾听基层社员的声音。在与基层社员交流时,注重营造说实在话、讲心里话氛围,真心问计于基层,谦逊求教于社员。在领导班子的示范下,社省委机关职能部门都把下基层开展专题调研作为必修课。“沉下去”接地气带来丰硕调研成果、也打通了一条从省委到市县地方组织,再到基层组织的联动渠道,提升了全省组织化程度,形成了全省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2011年,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与社台州市委、椒江区委三级联动,赴大陈岛开展海岛综合开发调研,调研报告得到中央、省市有关方面的肯定。这是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实施“沉下去”举措的成功范例之一。

“搭舞台”就是要让更多的“沉默的大多数”发出声音、发挥作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根据履职需要和不同社员群体特点,搭建了一系列平台。例如,省直属基层工作领导小组、“九桐合作”领导小组、思想建设理论研究中心、文澜书画院 等等。这些平台让一大批热心社务工作、有专长的基层社员得以亮相并发挥作用。

“聚活力”就是激发广大社员发出声音、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要提高广大基层社员参与社务工作的积极性,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以社员为主”的氛围。真正以社员为主人,他们才会站出来承担主人责任。” 为此,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制订了相应制度,确保基层工作有章可循。特别是《九三学社浙江省基层组织设置和换届工作细则》,对基层组织换届程序进行了规范,确保社员在所属组织换届时,充分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给社员以九三大家庭的温暖,高度重视社员诉求,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习惯于“做九三人、说九三话、行九三事”。

科学理念是一种求实创新精神。以科学理念引领组织建设,就是要在组织工作中探寻规律,开拓创新。

不拘一格。九三学社浙江省委提出注重发展“高层次人才”,把还没有高级职称的博士、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机关事业单位和一定规模企业担任中层以上职务人员纳入这一范畴。在制定发展计划时,适当降低对高级职称比例要求,使“高层次人才”比例达70%左右。在发展方式上不拘一格,不失时机地发现人才。在桐庐县开展“九桐合作”时,就发展了两位高层次社员,填补了当地空白,扩大了组织覆盖面。

因材施教。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在培训时,根据社员特点因材施教,坚持分层次、有重点、分专长,形式上大多采用专题班,例如参政议政培训班、宣传工作培训班、基层工作研讨班等。通过专题班,将有特长、有兴趣、有潜力的社员召集起来,打造社务工作人才梯队,增进相互交流,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优势互补。九三学社浙江省直基层组织社员层次高,有着较强智力优势,但缺乏发挥优势的渠道和途径;而在县级组织,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社员比例很高,但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二者结对共建,实现资源整合。第一批已有15个省直基层组织与县区的15个基层组织结对共建。

量化考评。考核和表彰是对基层组织督促和鼓励的重要手段。要达到理想效果,必须保证制度的科学的性。为此,标准就要统一,否则公平无从谈起;而基层组织各有特点,如果一刀切,显然不合理。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在考核时,采用统一标准,进行量化评分,然后根据不同基层组织的特点,按照高校类、医院类、技术类、科研类、综合类、退休类等6种类别考评。起到了激励和鞭策作用。

以民主与科学理念引领组织建设,打造出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九三学社浙江省委组织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

从2007至2012,全省共发展社员2119名,新社员高级职称比例为46.9%,六年间社员平均年龄只增长0.23岁,离退休社员比例下降了8.2个百分点,主体界别社员比例下降了2.9个百分点,组织结构得到比较明显的优化。

截止2012年底,全省共有11个省辖市委员会,7个县级(市、县、区)委员会,425个基层组织,9511名社员,具有高级职称的社员占61%,初步建成为组织机构全、成员层次优、后备力量足的参政党省级组织。

全省社员中有院士3人,长江学者5人。2人担任高等院校校(院)长。

通过制定、落实《九三学社浙江省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和《九三学社浙江省基层组织设置和换届工作细则》,推广“基层工作手册”明确基层工作内容,全省基层组织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四化”轨道。

过去五年,在省委会的层面培训社员超过700余人次,建立了数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务工作骨干人才队伍,为今后长期履行好参政党职能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近年来,社省委接连获得社中央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全国先进集体,全国参政议政先进集体一等奖(两次),全国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全国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目前,全省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社员有901人次,比五年前增加25%;在政府部门担任副处以上实职的社员63人(其中副厅以上5人),较五年前增加一倍。

通过工作上拜访党委、定期召开省直基层党委恳谈会等形式,密切与基层组织所在单位中共党委的联系,加强彼此信任,主动争取支持,很多社务工作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如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主动提出义务帮助录制口述史,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为省委会参与贵州毕节对口帮扶工作给与了无私帮助。

利用现代技术,创新工作手段。不断完善社员档案管理系统。浙江省的社员档案管理系统从2000年开始建立,已到了第三版,他们坚持安全、实效、经济的原则,不求大而全,以经常使用的功能为开发的需求目标,可在省市两级组织间进行同步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员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组织工作带来了方便。利用QQ平台加强社员之间的联络,全省不少社组织、举办过的各类培训班都建立了QQ群,社员们通过这个平台加强联络,增进感情,进一步增强了社组织凝聚力。使用短讯平台加强工作上的联络,省委会及部分市委会机关都建立了短信平台,在会议通知、信息互通中发挥了快速、便捷、高效的作用。(戴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