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龙副主席讲话
王训练副主委主持专家报告会
8月23日至24日,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与社海淀区委联合召开2013年基层干部第一期培训班暨海淀区委暑期干部读书班,社中央副主席、社市委主委马大龙、秘书长刘永泰出席,会议分别由社市委副主委、海淀区委主委王训练和社市委副主委方炎主持。培训班期间,社市委领导与中共海淀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杨智慧,常务副部长林虹进行了座谈。
王训练在开班仪式上说,社市委这期基层干部培训班尝试与社海淀区委暑期干部读书班联合举办,是一次创新,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促进社海淀区委与其周边的基层组织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他要求大家珍惜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充分交流,通过学习交流有所收获,并在研讨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路,集思广义,提出创新活动形式、增强社组织凝聚力、搞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办法。
学习班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教授做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及对社会运行的影响》的主题辅导报告。报告从公众知情面、公众表达空间、公众监督权利、公众参与机会和公众协商机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网络传播发展对社会运行的影响等问题。
在基层组织经验交流环节,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主委邢文训做了题为《奉献和制度》的经验介绍,丰台医卫支社主委贾满生做了题为《丰台医卫支社组织建设的体会》的经验介绍,首都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魏明建做了题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证社员本职工作,促进党派社务工作》的经验介绍,海淀第二综合支社代表郭艺做了题为《抓活动建设、增组织活力、促人才培养》的经验交流。
与会社员听取报告
方炎做了题为《学习中央文件精神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辅导报告,对《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强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首先介绍了《意见》出台的背景。他说,社中央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要把九三学社建设成为一个政治上坚定、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的参政党的目标。为了做到组织上坚强,第十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意见》。他希望基层干部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提高认识,通过交流经验和体会切实贯彻落实社中央文件精神,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在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活力方面,他分析,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难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新社员发展难,二是组织活动难,三是经费短缺,四是与党委沟通难。他说,在组织发展方面,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入社是基层干部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要花大力气发展旗帜性人物,树立良好的九三形象,以此提高吸引力,争取更多的人才尤其是有潜力的青年人加入九三学社。在增强组织活力方面,基层组织要定期开展活动,组织活动要有主题、有内容、可以不拘泥于形式,班子成员要积极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加强联系和沟通。各级组织应当关心每一位社员的成长,尽力解决社员在学习、事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优秀人才在事业上的发展,并积极向上级组织推荐优秀人才,以此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在开发资源方面,一是要创造条件搭建联谊和交流平台,整合党派成员资源、开源节流;二是积极向统战部门寻求支持,申请经费。在与党委和统战部门沟通方面,必须要有与党委“同心同行”的意识,支持和配合他们的工作,与党委和统战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
方炎强调,作为九三学社社员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利用自身所有的政治资源和影响力,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大龙在总结讲话时说,这是第一次市区两级组织联合举办培训班,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培训班组织的很成功。他说,去年社中央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要把九三学社建设成为一个政治上坚定,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的参政党的目标。我们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首先要做到就是政治上坚定,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作为参政党我们既要了解国情、党情,还要了解社情和市情,要清楚的看到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折关键期,改革任务繁重,作为北京的九三学社成员,北京的健康发展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因此还要了解现阶段北京市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人口等主要问题,这有利于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有效地参政议政,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
马大龙还从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问题、基层活动问题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对基层组织在社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马大龙副主席听取小组意见
与会人员在分组讨论中纷纷表示培训班内容丰富,报告水平高,主旨明确,形式多样,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进步机会,通过学习交流,提高了认识,拓宽了视野。在交流工作经验、畅谈学习体会的过程中,交到了朋友,加强了沟通。学员们表示一定会将会议精神带回去与广大社员共同学习,开创基层工作的新局面。
此次培训班,共有丰台区工委、石景山区工委、昌平区工委、北京大学委员会、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清华大学委员会和门头沟支社等基层组织干部140余人参加。(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