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助力“新改”正有时

——九三学社成员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侧记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吹响了13亿人口大国的改革号角。

这次会议怎样冲击了人们已相对固化的心灵?面对新的变革人们会将会做出怎样的角色选择?作为一个对国家建设民族振兴负有历史责任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要以什么样的作为回应改革呼唤、汇聚正能量、践行改革蓝图?

11月20日,九三学社中央和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在京联合召开座谈会,热议感受,畅谈未来。

“顺应时势民心方能政兴人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泥沼中艰难抽身,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业之路。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迅速进入现代化建设的繁盛时期,国力大增,人民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然而,时空压缩导致的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快速积累。如何破解新问题、消除新矛盾、提供新动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回答。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南巡讲话一起,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上的三座丰碑”。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高度评价此次会议,认为中共中央即将进行的改革不仅是全方位的,力度之大亦超出预期。他坦言,过去一个时期,改革似有流于表面、逐渐停滞之势。社会上有一定质疑,许多民主党派人士也怀有忧虑。现在中共中央加大改革力度,是我们最殷切的期盼。他激动地表示:“顺应时势民心方能政兴人和。我相信,新一轮改革必将给中国带来一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民主法治显著增强,公平正义更多体现,群众生活进一步提升的新时期,多党合作事业也必将会迎来一个新时代。”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院长李海彬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此次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他说,本次改革首次提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体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方向。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激进式革命方式实现社会大变革几为传统。每次改朝换代无不是“血雨腥风”。此次改革由于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路径的相互结合,兼具“改良”和“革命”两种属性,是对前期改革路径的调整,更“是对中国几千年社会变革历史传统的重大突破”。

全会强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既是直面挑战的宣言,也是壮士断腕的誓言。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方炎感慨,全面深入推进改革进程要触及很多既得利益集团,改的不仅仅是制度而是观念,难度之大、阻力之多难以想象。“全会体现出中央领导层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巨大的历史担当。对目前我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不再拖延、交给后人,而是勇于直面、释放矛盾。”

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良更是用“激流行船”比拟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伟业。“随着深层矛盾逐渐显现,继续改革已刻不容缓。如同在激流中行船,抛锚不动绝对不行,倒退更没有出路,必须奋力向前闯过险滩。”

九三学社社员、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肖丽媛说,不触动灵魂层面的改革,只能是隔靴搔痒。“中共中央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政治勇气与魄力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必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改革“范围广措施实亮点多”

认真研读全会决定,60条200多项切中时弊、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措施不由得令人拍案叫好。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分管参政议政工作,曾长期在政府部门和教育领域工作,是学者型经济专家。通过仔细阅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他总结出此次会议文风新、范围广、力度大、措施实、亮点多、挑战大等六大特点。他指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等改革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等方面确定了具体改革措施,可操作性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等新提法使报告亮点频现;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等改革措施面临的难度大、挑战大。

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穆建民学习全会公报和决定后,总结出改革开放是“新四大法宝”之一。他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新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包含在人民当家做主里);这次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说明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法宝。同时,他还体会到,此次全会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搞单兵突进、单打独斗,体现了党中央的“科学改革观”;决定把完善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体现了执政理念的嬗变,“让群众路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落了地,让人民民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扎了根”。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岳清唐非常关注舆情民意。全会前,他结合媒体和网民反映归纳出老百姓对全会五个方面的期待:第一,35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形成的巨大红利,老百姓还能分享多少?第二,新一届中共中央在反腐方面已经采取了较大力度,但老百姓还期待反腐力度更大些、广度更宽些、速度再快些。第三,期盼基层党政部门,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党政部门为群众多做实事。第四,在相关社会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方面全会能够出台哪些新规定,让社会更加公平,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第五,希望得到更多参政和议政的参与权。全会后,他发现绝大部分内容在决定中都有回应。因此,“我对未来的改革之路很期待”。

“以改革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面对执政党确立的改革目标,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和社员要做什么?怎么做?在11月18日举行的九三学社十三届四次中常会上,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号召,全社各级组织和社员要树立改革意识,以改革精神推进各项工作。

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提出下一阶段参政议政工作的“三个三”:一是参政议政三要素,即调研好、有真知灼见、有胆量。二是重点关注三个领域,即优势领域、民主政治建设领域、政府不同部门利益冲突领域。三是用好三股力量,即社中央机关的力量、全社的力量、社会力量。他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参政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责任重大,天地广阔。我们理应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担当意识,为改革大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三中全会其实吸纳了包括九三学社在内的很多社会力量的意见建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布局”、“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扩大内陆延边开放”等决定涉及的很多内容九三学社都提出过相关建议。对未来的履职方向,他提出:“我们要加强学习、整合力量、挖掘人才、深入调研,提出更多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新一轮的改革保驾护航。”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马大龙认为,三中全会确立了明确的改革目标,要在不到7年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三中全会后,中共北京市委行动迅速,很快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下一步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要围绕本市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一些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积极建言献策,做出自己的贡献。”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印红在赞叹三中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时,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她说,九三学社在新中国成立、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初期都做出过一定的历史贡献,才拥有了现在的参政党地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全社都应认真思考,如何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传统,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以及如何作为,才能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投入时代洪流是九三先贤的选择,也是我们这代九三人理应传承的历史使命”。

九三学社社员、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肖丽媛对照改革措施,谈到自己所涉的文化产业讲到,我国每年有40万种新书进入市场,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从文化影响力来说还称不上出版强国,而且出版业实际上还处于政府保护阶段。全会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未来出版业将会更加放开,会有更多、更惨烈的竞争。出版人应该反思自身问题,苦练内功。同时,国家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高“文化走出去”各项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提升我国文化开放水平和文化国际影响力。

……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新一轮的改革大潮已乘势而来。在这个事关千秋百代的变革时代,机遇与挑战考验着每种社会力量的胆识和智慧;历史也等待着每个人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九三学社全体同仁已做好准备,将把改革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以坚定的思想、坚实的履职、坚强的组织,为实现改革宏伟目标助力护航。(侯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