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将在全国“两会”提出“减负”建议中涉及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戴晓雁赴京前专程来到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与们孩子面对面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
走进东城根街小学校门,戴晓雁在校训石“讲真话,做好人”前驻足良久。随后,他来到繁星书屋与学生代表交谈,就每天作业量、课外辅导班等话题听取同学们真实想法。“我们的作业不多,老师很鼓励我们回家多看书,多拓展课外知识。”“我很喜欢画画,每天写完作业都会画一会,我觉得特别开心”…… 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国家提出的基础教育三大改革任务中的一项任务,但长期以来,改革名存实亡。戴晓雁说,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教科书减负,但考试并未减负。“现在教科书不难,但是考试太难,为了应试人为增加知识难度,造成学习内容超过孩子智力发展水平”。其次是课程内容过于追求知识专业化,无视绝大多数孩子长大后不会成为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的事实,让孩子苦读许多无用知识。此外,教材、教辅、课外辅导形成了巨大利益链条,教育以利益驱动为主,完全失去了基本道德判断。“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和家长双重压力之下,为学习日后用不上的知识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厌学情绪严重。”戴晓雁表示,应转变观念,严格因材施教。“多数学生以日后生活、工作的应用需求为准,降低学习难度。少数尖子生另外开小灶,并以此向著名大学、专业推荐。”“应该建立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的考试制度和学习难度。”戴晓雁认为,减少对学校的检查、评估,减少或取消对普通教师晋升职称的科研导向。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最大的科研对象应该是他们面对的学生。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期,每年的心智发育变化都很快,研究好他们面对的这些具体的学生个体,才是中小学老师的本分。
“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够快乐,走出校园时懂得爱自己、爱生活!”调研结束时,戴晓雁勉励孩子们像巴金爷爷说的那样,讲真话,做好人!“希望东小能培养出更多身体、心灵健康,有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