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黄润秋:川西北高原应纳入三江源保护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黄润秋说,川西北高原的生态保护是四川省今年工作的重中之中,希望能够将其纳入三江源的保护体系中去,将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具体化,落实得更加彻底。《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其中具体包括完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润秋透露,今年四川代表团有5至6个全团建议,其中一个便是生态环境。

四川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全国突出

作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说起相关话题,就像打开的话匣子,滔滔不绝。

他说,在地形类型上,四川与其他许多省份不一样,特别复杂,基本除了海洋以外,四川所有的地貌类型都有。同时,境内有长江、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的四川还是我国主要江河流域的发源地和流经地,造就了四川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的独一无二。

也正因如此,四川所面对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全国也是最为突出的,体现在许多方面,黄润秋表示,其中几个问题受到他们的聚焦和关注。

第一 川西北高原,包括四川西部的甘阿地区

“这些地区不仅海拔高,气温低,且各种负面环境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在开发过程中,怎样来寻求合理的保护问题。”黄润秋说,该地区一些深切峡谷、深切河流的两侧,有许多老百姓居住,需要开发,这涉及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在这样原本脆弱的环境下,过度或不科学、不合理的放牧,最直接的可能就是带来湿地的退化、减少,从而引发草场的退化,“现在的草场不仅是退化,甚至已经是沙化了”。

第二 高山峡谷地区的生态区域

这样的区域里,许多乡镇的群众住在河边上,靠水而住,傍山而居,山坡一个狭窄的台地上,住了许多人。就算是不地震,类似于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能造成很大威胁。

黄润秋非常熟悉:“那里的人修房子,就要去挖坡,因为根本没有平地,但挖坡就是在破坏环境。”

川西北高原生态保护 重中之中

黄润秋表示,昨日下午,四川代表团开会就提出,要把川西北高原的生态保护,作为全团向中央反映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四川省今年工作的重中之中。

黄润秋透露,今年四川代表团会提交5至6个全团建议,其中一个便是关于生态环境,一份经过认真调研的报告已经形成。

那么,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黄润秋给出大致方向要点:从科学层面来说,要找到在脆弱环境生态区域,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比如合理科学的允许放牧量是多少、水资源如何评价等等。

从管理层面来说,则要探索如何合理地管理好这片地区。除此之外,资金的支持,也是一个方面,“要保护,要合理开发,还得有资金。”

综合以上,黄润秋表示,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川西北高原生态保护是四川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而考虑到四川的实际,则希望将川西北高原纳入三江源的保护体系中去,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能够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