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水利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水问题处于从渐进累积到突变激增状态。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社安徽省委主委赵韩建议:充分认识城市水利的重要性,加强城市水利工作领导。城市水利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其规划必须具有全面、系统及适当超前性,其建设必须先期进行。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把城市水利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相关部门职责,防止扯皮,有责必追。
在城市规划中编制城市水利专项规划,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以水定城市发展规模,以水调城市产业发展结构,规划产业布局。
在工程建设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城市水生态修复与建设。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方案设计时尽可能采取生态良好的方案,审批部门应增加工程设计方案的生态性评估。如在城市中的各类广场、停车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的建设或改建中广泛采用生态透水材料铺设,推广生态透水地面和透水式排水沟渠,变刚性城市为柔性城市,以降低城市的地表径流系数,从源头上减少雨洪量。另外,城市的河沟塘湖是城市的重要“器官”,需要爱护,不得随意“割除”。
全面建立“河长制”,控制城市河流湖泊污染。按照“源头治水、科学治水、联动治水”的原则,全面建立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的“河长制”,以控制城市河流湖泊污染日益加重的趋势,对水环境治理工作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
创新发展模式和体制,促进全国城市水利良性发展。按照责任主体明确、符合科学管理规律、能够保障投入的原则,在继续推进和深化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尝试和创新城市水利发展模式和体制,积极借鉴先进城市水利发展经验,勇于破除各种制约城市水利发展的桎梏,以促进城市水利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