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迎接春的步伐

——九三学社打造精品备战两会


寒冬未尽春意来。举国关注的两会即将召开。为迎接今年两会,九三学社中央及早部署、超前谋划,精心准备了大量高质量的参政议政建言。

今年,九三学社中央拟提交大会发言13件,拟提交提案66件,其中以九三学社中央名义提交提案43件,以九三学社界别或委员联名提交提案23件。从涉及的内容看,66件提案中,政治议题7件,其中行政体制改革6件;经济议题36件,其中三农和城镇化17件、区域经济6件、产业经济8件、科技4件、金融2件;文化议题4件,其中教育3件;社会议题9件,其中法治和维稳7件、医改与社保4件;生态议题10件。

概括起来,九三学社今年拟出的大会发言和提案有3个特点。一是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决定》相关举措,把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基调。二是彰显九三学社民主科学理念。发挥界别优势,继续在科学发展观、科学政绩观、科学决策与施政等问题上建言。三是追踪九三学社中央长期关注、聚焦的问题。注重调研成果转化,继续在科技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循环农业、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问题上发声。

贯彻决定 推进改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在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发言中,分析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35年间增长了100多倍,但是,科技投入体制机制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政府有形之手越位与缺位并存问题,提出5点建议:

一是以绩效为导向,健全分类评价机制,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对于基础研究完善同行评议,逐步规范国际评估体系并加大推广实施力度;提高对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比例,改革职称制度。对于产业技术创新,采取市场评价,以普惠性政策激发创新积极性。二是推进应用型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以及成果资本化。引导小微科技企业和新型研发组织进入研发环节,做优做强科技服务业;推进技术市场建设,明确产权关系,促进产权交易;推广知识产权法院,发展知识产权经营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特别是公知公用知识产权利用率。三是构建跨部门共建共享的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科研经费分配的协调性。四是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和前沿性科技项目,政府直接投入,第三方具体实施。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模式,组建若干专项基金委员会,负责项目实施。有些公共平台可以交给企业实施。加强顶层设计和力量整合,建立少量真正有实力的国家实验室。五是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让真正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青年人才通过竞争脱颖而出,逐步形成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使用、晋升和利益分配机制;实施科技人员依靠财政资助项目的成果进行创业,知识产权全归创业者个人;允许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在科技企业兼职等一些特殊的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政策等。

突出优势 科学决策

作为以科技界为主体的九三学社,始终把参政议政的视角定位在有关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上。

当前,众多公共资源配置大权主要由各级党委政府主政官员把控。政府决策从方案设计到论证完善,轻视规律、武断臆测,家底不清、论而不证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陷入积弊难返的困境。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完善科学决策机制的建议》中提出5点建议:一是加强决策的基础性研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完善决策机制,强化信息采集、共享、挖掘、分析和应用。二是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必须注重咨询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规范评估制度。决策前需对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并制定预案;委托第三方,定期对超过一定范围、规模、层级的决策分阶段实施事后评估。四是建立长效的党政人才科学素养提升机制。官员思维模式和认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决策的科学性,特别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决策。五是实施更严厉的监督问责机制。落实人大质询罢免规定;重大决策被证明错误或无效的,对责任人终身问责;对机构和专家的咨询评估记录公开,接受监督;完善制度,使问责规范化、程序化。

今年,九三学社中央发言和提案继续突出科技优势。如《尊重规律、科学求实,莫让政府决策成笑谈》、《用现代技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以科学、权威的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关于完善创新型国家建设动力机制的建议》、《关于改进和推广引进学习国际学术评估机制完善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议》、《关于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建议》、《关于统筹“十三五”规划编制与科学政绩观落实的建议》等提案,都体现了自身参政议政的特色,也是九三学社加强参政议政工作基础研究,选择若干领域基本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结果。

长期追踪 聚焦热点

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正逐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行政体制机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还未根除,管得太多太细、统得过宽过死,权责定位不清、决策不透明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对此,九三学社拟提交《行政体制改革要三管齐下》的大会发言指出,改革需要放权。每一个公章后面都代表着一份权力和与权力捆绑在一起的利益。以往的改革经验表明,一些地方和部门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砍掉”的审批事项不是设立后很少使用或未曾用过的,就是含“金”量不高的,真正的核心权力和利益难以触及;有的玩数字游戏,把多项行政审批“打包”合并,以此展示改革“成果”;有的“移花接木”,将鉴定、评估、检验、检测、认证等审批权下放给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或主管社团,形成利益共同体;有的则用“红头文件”,以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事项。行政体制改革重点在于自我限权、重新定权,是一场“革自己命”、“割自身肉”的改革。必须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形成权责一致、财权与事权一致的政府职能体系,真正转变职能,做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

建议提出,改革需要勤政。放权并不代表政府成为“甩手掌柜”。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理念、作风、方式也相应改变,广纳人民群众的智慧,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完善科学民主的依法决策机制。

体现九三学社中央长期关注、追踪、聚焦的发言提案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依法行政 遏制执法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维稳要建长效机制 而不是维护短期表面稳定》、《把污染企业从GDP的篮子里面扔出去》、《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建议》、《关于健全完善信访制度的建议》、《关于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的建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议》、《关于实施粮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关于化解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风险的建议》、《关于加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水资源再生利用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的建议》、《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林生物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关于行政审批改革后加强对第三方中介机构监督管理的建议》、《关于从安全生产入手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的建议》、《关于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建议》等。

九三学社中央今年还围绕事关民生保障、百姓冷暖,教育、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以及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一系列话题,精选提案选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建议。

九三学社中央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多年来不断强化和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高质量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从2003年开始的旨在整合全社参政议政资源、上下互动的“课题招标”活动不断完善和发展,充分发挥了全社各级组织和成员的积极性。今年的提案发言是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和专门委员会从课题成果、省级组织的中标课题和申报提案以及信息转化等200多篇材料中遴选的。这些几经锤炼的参政议政成果凝聚了了九三学社广大社员的智慧和力量,承载着广大社员的期望和重托,将为九三学社履行好自身职能发挥重要作用。(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