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教育国际化?如何借鉴西方教育理念,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如何在大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以教授、教师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11月7日上午,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50次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10多所大学的九三学社社员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国际化”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检视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探寻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社市委主委赵雯出席并讲话,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到会祝贺。
赵雯在讲话中指出,自1985年至今,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已走过28度春秋,论坛从三校交流会到“九三学社上海高校八基层联席会议”,再到如今覆盖13所高校的高校论坛,已成为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品牌组织活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高等教育当着眼国际、立足竞争,学习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先进手段;找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世界科技发展和我国发展需求的结合点,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华民族传统的结合点,提升人才素质、教学质量、创新能力,真正使高等院校成为人才的摇篮、创新的源泉。
张民选首先对参会领导及来宾表示欢迎,同时对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50次会议以及九三学社上海师范大学组织成立55周年表示祝贺。他说,九三学社上海师范大学组织历经风雨,在磨练中茁壮成长,为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下,上海师范大学正致力于建设文理工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希望九三学社同仁再接再厉共同努力,使学校科研、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复旦大学副教授张晓鹏分别作了题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国际视野下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模式的改革》的主旨发言。俞立中在发言中说,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并不在乎多一所大学,或多招一些大学生,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大学、有特色的办学,需要的是改革的勇气和路径。张晓鹏分享了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三种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及其对我国教育评估的启示。随后,与会人员分三组,就议题作了深入讨论。
市教委党委统战处处长金勤明到会祝贺,社市委副主委程维明做总结发言。会议由社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董亚明及武斌、吴文艳共同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卫武,社市委副主委周锋、黄勇平,秘书长朱红,高校论坛各成员单位统战部门负责人、社员代表百余人参加会议。(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