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的重中之重,然而,具体推动起来仍面临诸多困难。”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健向记者表示。
张健介绍,以湖南为例,2012年,该省选择8个县市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据调研显示,针对这8个县市的公立医院改革,中央财政按每县(市)300万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湖南省财政按每县(市)100万元至150万元标准安排补助资金,各县(市)自己需配套约450万元资金,因此,对于那些财政吃力的地区而言,要想全面落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政策未免有些“力不从心”。同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取消15%的医药加成,根据政策,取消药品加成后,县级公立医院减少的收入,10%由政府财政补偿,其余的主要靠医院自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效益来弥补。目前,各级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缺乏制度性安排,随意性较大。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当前,湖南省各县对公立医院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为此,张健建议要明确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对县级公立医院投入的分担比例,国家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县级公立医院的支持力度,保证政府投入政策得到真正落实。同时,对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给予专项补助,并纳入经常性财政预算。此外,要依据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数量、质量、效果、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以及医疗服务监管结果确定政府投入,提高财政投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