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企的资产回报率偏低,高盛研究报告称2012年度总体上低于其他企业6.5个百分点,于是有观点把国企低效问题归咎于“国有”。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国企低效绝不能简单片面地归罪于资本来源,应该着眼于企业治理结构;无论资本来自国有资本也好,民资、外资也罢,其效率根本上取决于经营者的活力,特别是创新力。
当前,国企往往“行政化”严重,缺乏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委托代理机制,企业高管也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九三学社中央在调研中了解到,国企“行政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身在曹营心在汉”,管理者身处企业,却有“行政级别”;企业是“跳板”、前程靠“升官”;“关云长”的关系、归属都不在曹营,难以全心全意为“曹操”卖命;“干好干坏一个样”,高管薪酬主要依据的是“有关规定”,与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关联度不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高管既是“干部”,就要“定期交流”,无心对企业进行长期规划,更无法把企业发展视为自己的事业。
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呼吁,要焕发国企活力、提高国企效率,应依据三中全会《决定》的思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企业高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发挥市场选择经理人的作用。取消国企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一般不应再当“干部”,不再由“主管部门”任免、调动。按照企业的价值对高管进行考核,采取股权激励等措施,对国企特有的社会责任也纳入量化考核,如政策性、公益性亏损计入考核体系等,以业绩论英雄;非自然垄断行业国企应尽可能实现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股份结构多元化,天然地要求法人治理结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