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以“世界情•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了为期3天的展出,来自中国35个农民画乡的108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农民画与各国外交官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作为这次大展的推展人,将中国农民画首次大规模、精品化地推上联合国舞台。
“土里土气”对话“时尚现代”
农民画,画而冠以“农民”,很容易让人想象出它的泥土气息。土里土气的中国农民画,时尚现代的纽约联合国总部,这一“土”一“洋”因为这次大展实现了一次以画对话。
“农民画由来已久,用作丰收、过年、庆祝、祭祀等其他功能。从这次大展中不难发现,当下的中国农民画家已不满足于仅仅描绘身边事,更把眼光投向世界,去关注人类文明进程的共同话题。”王林旭介绍说。
这108幅具有独特审美和艺术风格的作品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让在联合国的人们耳目一新。
”They (the paintings) are very easy to identify with ,and very colorful. I can see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ose paintings.”(这些画让人感同身受,色彩绚烂,蕴含着中国文化),一位联合国前雇员说。
“菠萝、米糕、自行车,还有邻居们,这些生动的画作抓住了丰富的人类生活。这些优秀的中国农民艺术作品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和谐幸福、健康生活的理念。”联合国副秘书长蒂芬索在观展后评价道。
展出期间,美国、法国、日本等70多个国家驻联合国大使多次返回展厅欣赏作品,并向主办方了解获得这些作品的可能性。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介绍:“这种情况以前从没见过”。由于索要作品者太多,主办方决定留下48幅作品赠送联合国。25日,在纽约贞观国际拍卖行主办的中国农民画拍卖活动中,剩余的60幅画全部被买走,最高价格达3万美元,开创了中国农民画走向国际市场的先河。
国学大师冯其庸盛赞此次大展:“这次中国农民画去联合国办展览,意义重大,让世界认识到中国艺术的丰富多彩,农民以自己的艺术形式反映生活,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农民安定的生活。”
展出期间,中国农民画宣传片在“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高调亮相,长达80分钟的时间里,来自中国的原生态乡土艺术与国际名品广告滚动播放、交相呼应。
艺术传承“不留白”
从传统的墨竹到后现代 “超象”艺术,再到现在对原生态的农民绘画走向世界的推动,王林旭的艺术追求中始终贯穿着他对大自然和农村的深厚情感。王林旭曾把其“超象”艺术带到联合国,但他更希望将自己热爱的中国农民画在世界“铺展”开来,将农民画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讲给世人。
“让世界认识中国农民画”。这是推动此次大展的初衷之一,而展览成功落幕后,王林旭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这一优秀画种传承的问题。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传统的田间劳作被现代的农业机械取代,农民进城变市民,那么,中国农民画今后将由谁来传承?它在当代艺术界又该有怎样的地位?王林旭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没有农民,有农民就有这一艺术的载体。要让农民画后继有人,一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提升这个画家群体的内力,另一方面也要继续推动这一画种的对外交流。如果农民画能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头的优秀文化产品,这门艺术就不会后继乏人。”
链接:
1991年,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正式成立。
2013年,王林旭被选举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第三届会长。(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