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16时30分, 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顷刻之间,大地震颤、山石崩溅、房屋倒塌、生命消殒。灾情发生后,九三学社与灾区人民血脉相连、患难与共,出人出力、送医送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指示九三学社中央机关密切关注灾情,做好捐款捐物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立即在九三学社中央机关布置捐款活动,并指示机关有关部门就灾后重建工作与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取得联系,形成相关材料向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
一条时间轴
救灾贵在神速。
30分钟。中国地震局第二研究室副研究员陈鲲完成地震动预测图并提交现场指挥部,为灾区震情快速确定和救灾抢险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小时。九三学社昭通市工委主委、昭通市环境监测站站长梅廷林带领应急队员踏上奔赴龙头山镇的路途。
4小时。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谢友发投入伤员的检查、分诊工作中。
12小时。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唐玲玲、神经外科主任刘林已从昆明抵达鲁甸,凌晨4点向距离鲁甸县城20公里的灾区龙头山乡进发。
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纷纷表达绵薄之情……
九三学社中央捐款30万元;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捐款10万元;
九三学社中央机关干部捐款2.66万元;
九三学社昆明市委联合成都市委捐款6000元;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机关干部捐款2500元;
九三学社社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严志伟捐款3000元;
九三学社社员、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领衔360公司捐款300万元,并以个人名义捐款20万元。
截至8月21日,据不完全统计,九三学社共捐款捐物价值47.53万元。
若干坐标点
第一时间投身鲁甸地震的九三学社社员是医卫、水利、地震等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在现场用专业知识诠释九三学社的科技特色,用身体力行弘扬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
在救灾途中。
此次地震恰逢雨季,滚石、滑坡、泥石流常不期而至,危险始终与救援人员相伴。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负责人夏灯才克服滑坡路堵、余震频发、下雨泥泞等困难,徒步20多公里到鲁甸银屏村重灾区,开展救援、巡诊、转移病人、伤口处理、防疫等工作。
梅廷林冒着余震、塌方、滚石的危险按照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要求,在龙头山镇采集8个饮用水、2个地表水水样徒步返回,于凌晨3:10分抵达环境监测应急中心,第一时间向抗震指挥部发送水环境质量快报。
周殿阁
王天兵
在手术台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周殿阁是震后第一支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8月5日清晨,周殿阁查看完伤员病情之后,与同事一起连续进行了4台骨科手术,医院两个手术间交替开台,他们就在两个手术间中“接力”,做完一台去另一个手术间接着做另一台。“手术后我们回到病房,震区又送来9名伤员。哪里还有时间去想累不累啊,看到这么多病人正在经受痛苦,心里只是想赶紧为他们医治。我们立即查看新到病人,制定治疗方案,为需要手术的伤员制定手术计划。”周殿阁说。
周殿阁的同事王天兵,这个被网友称为人民医院派出的“天兵天将”的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则是抗震救灾的“老兵老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昆明火车站暴恐案救援中都有他的身影。仅12号一天,王天兵他们就做了5台手术,做完一天的手术,晚上还要开总结会,安排第二天工作,王天兵给笔者的留言基本是晚上11点后,早晨6点多。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量下,王天兵说:“辛苦一点没什么,就想争取早点为他们都做上手术,他们能早日恢复。”“现在(8月14日晨6点50分),我们出发到会泽县完成今天的7台手术。” 笔者能从他留言的声音中深深感到,火急火燎、让人疲惫的救灾中王天兵有他的从容和信心。
在勘察现场。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吴健、吕红山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部署奔赴震区,对鲁甸县文屏南路、龙头山、火德红、乐红、水磨、龙树、小寨、新街、茨院以及昭阳区苏家院、大山包和大寨子等乡镇的地震破坏、人员伤亡等情况开展灾评调查。他们数次徒步进入极重灾区,行程数百公里,及时提交了调查报告、灾情图像等资料,为地震灾害极震区烈度评定、生命线系统破坏评估等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
昭通市水勘院副总工程师朱启林,负责组织堰塞湖基本情况及溃坝供水的分析计算工作,他和同事经过现场踏勘,查阅相关资料,在基本了解堰塞湖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质及堰塞湖上、下游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等影响区情况下,进行了堰塞体现状及溃坝洪水的分析,为堰塞湖处置工作提供相关基础数据,于4日22:30分编制完成《云南省鲁甸“8•03”地震洪石岩堰塞湖基本情况》,为堰塞湖应急抢险提供了决策依据。
刘林
在诊治现场。
唐玲玲不仅医疗技术过硬,还凭借其良好的沟通能力成为医疗队与村民沟通的“联络员”, 嘘寒问暖、互问温饱,与灾区群众打成一片。“灾区余震不断,时常能听到大地的隆隆声和房屋哗啦啦的震动声,大家都是稍作躲避后又投入到紧张的诊治工作。”面对艰苦,唐玲玲积极乐观、苦干实干,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刘林是唐玲玲的同事,他在救灾中的表现“颠覆”了平日大家眼中严肃的形象,充满温情。刘林患有痛风、高血压,连续的站立诊治使他的两条腿肿的很粗,他就“一瘸一拐”为患者诊治。灾区条件艰苦,除了对伤者救治,“白大褂”们还要自己扛帐篷、搭住所。刘林忙中有序,工作之余找来一切能利用的东西为病人和同事搭建遮雨棚、诊疗室、简易洗澡棚,这位外表粗犷的大男人甚至拿起了针线,为洗澡棚缝制了门帘。
定格长远计
如何科学地抗震救灾,如何在今后的自然灾害中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九三学社发挥智力优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言献策。
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主委支建华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有效降低巨灾损失》的建议。支建华说,我国是世界上受巨灾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却有待提高。他建议:建立政府为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为运作主体的合作分担机制;兼顾环境风险分散与非传统风险分散的综合运用;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强化对巨灾风险的自主防御。
8月18日,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主委曾华就灾后重建工作致信省政府,曾华说:汶川特大地震时,九三学社中央曾向中共中央建议在灾后建筑物重建中尽量采用轻钢结构,并捐助资金157万余元,在重灾区青川县沙洲镇江边村开展示范工程,援建56套轻钢结构农民住宅。历经6年实践,该工程得到当地政府充分肯定,深受灾区群众欢迎,认识到与传统砖混建筑相比,轻钢结构建筑在灾后重建中具有明显优势。曾华建议在鲁甸灾后重建工作中使用和推广轻钢结构建筑,尤其是将其作为地震多发地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建筑形式,并在信后附上了《鲁甸地震灾区村镇重建工作方案》。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当天即作出批示请相关部门研酌。
还有许多九三学社社员提出了相关建议:
江阳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稽查科科长陈慧建议通过开展筛查和计划改造,加强宣传和引导,严格督促落实来实施地震带上危房新、改建工程。
淮安市地震台副台长、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仇中阳指出这些年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建议规范我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净化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市场氛围。
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原总兽医师张洪让提出在救人抢险同时,国家农业部应协助云南省动物防疫部门立即组织省内外的动物防疫人员组成动防突击队迅速奔赴灾区,参加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以深埋为主),受伤动物的救治和养殖场地、水源的彻底消毒,防止动物尸体腐烂引起人畜共患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贵州社员黄亚坤提出提高国家在建筑抗震级别设计上的要求,对西部地震带上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
……
九三学社的专家、学者从震后的“一时之需”定格至谋发展的“长远之计”,为灾后重建建言献策。(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