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为社会传递强大正能量

——九三学社中央大会口头发言诞生记


3月11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15位全国政协委员相继登台发言。4时36分,最后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在姐姐的引领走到台前,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大会发言。8分钟的发言声情并茂,6次暴风雨般的掌声在中国最高政治殿堂响起。

正能量在委员脸上传递,“三个自信”在热烈掌声中升华。

这个社会特别需要正能量

九三学社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参政党,不在科技领域发声,不是就问题建言,而是在这样一个场合确定这样一个大会发言主题。这是九三学社中央领导集体经过深邃思考的结果。

九三学社“十大”提出建设思想上坚定、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的参政党目标。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指出,思想上坚定,就是要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觉和自信,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最大共识,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着力点;履职上坚实,就是要弘扬九三学社优良传统,求真务实,为科学民主决策建诤言、献实策……

这为九三学社利用人民政协的政治舞台,提升话语权,增强影响力,奠定了总基调。

今年初,九三学社中央为此次政协大会共准备了17篇发言,内容涉及科技体制改革、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切不可再盲目造城、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诸多方面。发言大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做批评、提建议。只有《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的发言换了一个角度,从正面展示社会主流,唱响时代主旋律,提振公众精气神。这篇发言当时并非首选,而是排在第五位。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会议在审议过程中,进行了热烈讨论,是选择突出九三学社传统优势和特色的《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还是选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的《切不可盲目造城》,或是选择《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韩启德强调,新形势下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就必须创新;要想做到思想上坚定,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参政议政工作必须突出创新。九三学社作为参政党,选择哪一篇作为大会发言,要有历史眼光、全球视野和担当精神。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锐意推进改革,啃下了许多硬骨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八项规定正风肃纪,老虎苍蝇一起打,显示了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开启新征程。取得的成就摸得着,做出的努力实打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深刻影响世界格局,利益摩擦、舆论交锋不时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搭便车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失败论”等奇谈怪论不绝于耳。转型中的中国经历着考验,承受着阵痛。由此引发的社会不良情绪、心理失衡、信仰缺失、道德失范情况增多。是非界线、美丑标准在一些人心里变得模糊起来。

在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爬坡过坎的重要阶段,需要正能量;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刻,需要正能量;在引导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凝聚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需要正能量;在讲好中国故事,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认识和理解的当今时代,需要正能量。

“社会上有很多很好的正能量案例,非常感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非常重要。这个社会特别需要弘扬正能量,需要凝心聚力!”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

深入思考、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凝聚共识。韩启德最后拍板——《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大会发言。

发言稿要充分彰显正能量

起草一篇有观点、有内容,能引起共鸣,充满正能量的发言并非轻而易举。九三学社中央为此下了一番功夫。

当初准备这篇发言稿时,九三学社中央考虑围绕点赞正能量来写,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感到仅仅点赞还不够,还应当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导人们辩证看待问题,把自己摆进去,在增强道德判断力、责任感上发挥积极作用,点赞的同时,还要厚爱、弘扬正能量。

“稿子中对网上的极端言论要表明我们的态度;对国家的点赞有点平,是否可以感性一点,例如加上APEC等。”这是2月初,韩启德阅看后提出的意见。此后,韩启德又对发言稿多次提出修改意见。

“发言稿大的修改有5到6次,小的修改不计其数,一个字一个字琢磨和修改。” 赖明说。

九三学社中央多次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发言稿的思路和写法。初稿形成后,再次开会听取意见,然后由参政议政部6名工作人员分别再改出一稿。在此基础上,赖明又亲自改出一稿。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场场深入讨论、一次次认真推敲、一遍遍仔细修改,一稿、两稿、三稿……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发言稿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成熟。

杨佳本身就是正能量

大会发言稿确定了,由谁来讲? 发言要有影响力、感染力,还要有穿透力、冲击力。发言的人本身就要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

九三学社中央定的条件很高,几位领导人对此颇费心思。再过几天就到羊年春节了。一天傍晚,韩启德打电话给赖明:“我觉得杨佳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大会发言挺合适!”赖明一听,眼前一亮,表示高度认同。九三学社中央其他几位班子成员也表示高度首肯。看法如此高度统一,是因为杨佳的不凡人生。

杨佳是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她曾经拥有29年的光明,命运却让她陷入无尽的黑暗。可她从未放弃理想和信念,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成为哈佛大学建校以来首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并成为哈佛肯尼迪学院校友成就奖2011年度唯一得主,该奖的中国大陆第一人。她三度当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在国际舞台上让世界把目光一次次投向中国。

虽然生命已被失明一分为二,可杨佳从未忘记对美丽的践行。这位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誉为“中国软实力”的女性,她的经历本身就传递着美的信息,体现了一种崇德向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命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父母,属于爱着我的人和我所爱的人”;“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通过我可以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看到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只有国家好了,残疾人才会好,残疾人好了,国家会更好。”杨佳说。

近年来,杨佳作为教育系统、中科院系统和统战系统模范人物在全国做了近百场先进事迹报告。去年,九三学社在全社首度评选十大“九三楷模”,杨佳高票当选。

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说:“杨佳的事迹很感人,由她讲最合适。”

杨佳在联合国维护弱势群体,关心弱小就是团结和谐;她学成后报效祖国,就是爱国;成为联合国官员,创造“中国模式”就是创新。杨佳事迹从多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表示。

为了发言杨佳“蛮拼的”

告诉杨佳九三学社中央的决定是在羊年腊月廿八晚上。“我心里有压力。因为这次发言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九三学社中央。”接受了这一任务,就意味着一份责任。

杨佳把电子版发言稿通过语音软件读出来,然后带着对发言稿内涵的深度理解和深深的感动,开始融会贯通、认真准备。春节放假7天,杨佳过得格外有意义。

节后上班第二天下午,九三学社中央机关501会议室,“过去的一年,或许一些社会不公让你寒心,或许一些人性冷漠刺你心痛,或许一些网络‘吐槽’令你反感,或许一些生活中的‘负能量’使你沮丧,但总有一些人让你难忘,总有一些事让你热泪盈眶。”杨佳优雅的声音在回荡。邵鸿、赖明、丛斌、印红4位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悉数到场。

“我觉得声音还可以有点起伏。”“最后再加一句——中国怎样,你才会怎样!” “有些地方口语化一点,效果会更好。”“有些地方读起来有点别扭,是否换个词,比如……”

大家出谋划策、七嘴八舌。杨佳默默地听、用心地记。

一遍不行,再来一遍。这是应杨佳要求举办的一次 “临阵彩排”。

“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追求完美、追求出色,是杨佳对待任何一项工作的态度。

即使到了政协委员住地,杨佳仍在苦练。“讲到‘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从嫦娥探月到蛟龙潜海,从天河超算到量子通讯时’一定要有画面感,融入骄傲感和自豪感。”同为妇联界的国家一级演员李羚在辅导启发杨佳。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鲁景超,还有许多委员都对杨佳给予了热心指导。

“保持节奏,放开说。”走上讲台的最后一刻,韩启德叮嘱杨佳。

“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这不仅是九三学社中央交给我的任务,也是我的心声。”杨佳说,“准备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断提炼的过程。”

新华社:记政协大会的一次“特殊发言”;

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全国政协有史以来第一次走上大会发言台的盲人;

人民日报头版发言席上栏目配发的照片;

人民政协报:“我用心来感受正能量”

南方日报:盲人委员赢得如雷般的掌声

……

杨佳政协大会的“压轴”发言,媒体解读的效果显而易见。(穆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