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发展也是浓墨重彩,报告指出,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如何延续“三农”发展好势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了浙江省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重点。日前,《浙江日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三农”发展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宁波市委常委、市农科院院长马荣荣。
“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用地的规模经营是前提条件。”长年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马荣荣代表直言,我国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离农业现代化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经营规模失度、经营权流转的准入门槛低、农业用地规模经营的激励失当等问题。”
“像有的农户只有能力经营几十亩田,却流转经营了几百亩,甚至上千亩。这样,容易造成粗放经营、掠夺式经营,对长远发展不利。”马荣荣代表建议,提高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准入门槛,规定须具有一定的农民技师资质和经营经验;适当控制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模,既保障基本经营效益,又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延长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周期,提高保护和改善农田设施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