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南省的耒阳市、冷水江市、资兴市、常宁市、涟源市5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包袱过于沉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压力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自身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呼吁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延长政策年限。
据张大方介绍,2008年和2011年,湖南省耒阳、冷水江、资兴和常宁、涟源市分别列入国务院第二、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近年来,中央和湖南省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持续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08年以来,湖南省5个资源枯竭城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40多亿元,接替产业培育专项资金1亿多元。
他说: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经济总量逐步做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城乡面貌变化显著。
虽然上述5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包袱过于沉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压力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自身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而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在逐年加大。比如资兴市:一是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压力大。2002年以来,原省属企业—资兴矿业集团的宇字、唐洞、宝源等6家矿山企业破产后,其社会职能机构移交社区管理,涉及居民6万多人。这些居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优抚安置等各项社会事务均由地方承担,使得资兴市社区服务保障任务十分繁重。二是中央专项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大。资兴市的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1.31万户,4.23万人,概算总投资15亿多元;而中央投资仅3亿多元,地方配套资金任务艰巨。三是用于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如2010年至2011年国家下拨3.1亿元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但与实施方案和设计的10.98亿元治理费用相比,资金缺口很大。而资兴市历史欠账较多,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地方财政支出需要。
张大方指出:尽管这些转型发展初见成效,但总体上仍未完全摆脱资源枯竭困境,转型发展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接替产业尚未形成,内生动力又严重不足,如过早“断奶”,离开了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转型发展有可能半途而废,甚至是前功尽弃。
为持续推进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特建议:恳请中央延长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支持年限,并进一步增加转移支付额度,加大对接替产业培育项目的支持力度。(姜志雄刘琳波 姜青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