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集思广益谋良策

——出席全国政协大会的九三学社社员履职侧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中的九三学社社员认真听取、讨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围绕国家发展大计和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坦诚建言。据统计,会议期间,以九三学社中央名义提交提案41件、大会发言18篇,以九三学社界别名义提交提案34件;九三学社组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165件,其他界别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61件。委员们表现出高度政治热情、问题导向和大局意识。

发挥“协商民主”主渠道作用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今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系统阐述了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渠道程序等内容,为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供了基本遵循。

协商民主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公开对话、讨论和协商,寻求契合点,尽可能为公共事务的解决和公共政策的出台达成共识。在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指出,“人民政协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协商,协商如何做到广泛多层制度化,更好地体现政协载体和平台作用。既要理性地规范和引导民主协商,更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把下情上达渠道利用好”。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真正探索科学有效的基层民主协商新机制,就需要通过民主协商管理、民主监督、服务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雯说:“加大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力度,推动多种协商形式有机结合,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咨政建言、献计献策的作用。应进一步畅通协商民主渠道,搭建协商民主平台、扩展协商民主形式,努力让群众感到协商民主离自己很近,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优势作用。”

协商民主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显示出中国民主路线图逐步清晰化。协商民主健康发展,不仅有赖于实践层面不断创新,也有赖于理论层面积极探索,以及实践与理论之间良性互动。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主委支建华说:“提3点建议,一是加快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步伐,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尤其是协商民主等前沿课题研究;三是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对京外全国政协委员如何参加全国政协活动、如何发挥全国政协委员在地方政协工作的作用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

“协商民主”是从中国土地“长”出来,与选举民主相比,涉及问题更多、更广、更复杂。在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之后,“怎么协商”也是关键的一环。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说:“在协商民主中,党派协商作用不可替代。九三学社有能力做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相关成果可以体现到执政党和政府决策中。九三学社要不断改进建言献策方式方法,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为“有权不可任性”点赞

政府一年一个报告,就是向人民一年交一次答卷。每年两会,委员们都对政府工作报告充满期待。因为这份涉及国计民生的报告,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普通国民的公共生活。韩启德说:“政府工作报告很实在。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要求政府要自我约束,规范权力使用,‘有权不能任性’。政府工作要重视科技创新动力问题,重视草根科技阶层,提倡‘大众创业’,吸引民间资本,为小微企业打开门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让改革落到实处,用权者就既要做到“有权不任性”,又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发展添动力,让社会有活力,使改革出实效。“法无授权不可为”,真正成为用权者的心中之戒。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有几个亮点:一是深化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涉及政治、经济、民生各个领域,如启动了高考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二是政府简政放权,创新社会管理,如大量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三是正风肃纪,成效显著。”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主委洪捷序说:“去年简政放权工作成效显著,下一步工作重心应更多放在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上。同时,行政审批权限来自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授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应从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做起,合理设置审批权限,才能真正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市场经济环境。”

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出现了发展失衡局面,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问题。要想巩固改革成果,就要关注民生,顾及到各阶层民众利益诉求。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主委王宇田说:“报告中就2015年工作提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非常重要,让人有所期盼。第一,目前药品收入并不能够维持医院支出,应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利于改善医院硬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第二,应重视医疗人才教育、培养、留住人才。医科学生学习时间长、投入大,毕业后待遇却较低。这项工作如果再不跟上,未来10年医疗资源相对欠缺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一直是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胡万宁非常关注的问题,他说:“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创造关键在人,培育适合中国国情、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前提。教育改革应科学设计培养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细化创新人才培养流程,注重从创新意识、思维模式、素质能力等全方面、全方位进行规划设计,并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抓手。”

立法法“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立法法作为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其修改开启了新形势下我国立法改革的序幕。它的修改涉及立法与行政、立法与司法关系的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平衡,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印红指出:“ 立法基本原则应该将‘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列入其中,不能只看眼前,不管未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利、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这块加的很好。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没有讲到部门利益法律化的惩罚措施。既然设定禁止性规定,就需要有罚则。现在,只讲不能违规,但是没有讲违规了怎么办?”

“部门利益法律化”是近年来饱受诟病的问题。要避免法律法规成为部门利益固化的“保护伞,立法民主化极其重要。民众参与是破除“部门利益法律化”的基础。实现法律统一的前提就是要确保立法民主化,让立法能够真正回应民意。赖明说:“群众赋予我们组织起草的权利,专门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就应该把这项工作做好。往往一个字一句话就带来非常大的权利,如果真的要下决心就要把措辞改了,不要把话变成空话。”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姜刚杰说:“立法法的修改很有必要,与四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相符合。我国目前很多重要领域如涉及知识产权、互联网等立法仍然匮乏或空白。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大事,但没有系统的民法法典。立法法修订过程中,应切实发挥人大主导作用,避免部门利益法律化。在此方面,人大要有所进步,应召集专业人才来讨论研究,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人员介入,群众监督把关。”

长期以来,部分行政立法存在由行政机关自行起草、自行制定、自行执行的问题,造成一些由行政许可过滥、行政处罚失当引发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当权益的行为,法律公正和政府公信力受到损伤。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需要严格立法。现在法的数量很多。立法法(草案)带来很多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不好操作。很多问题从红头文件转为法律,要符合当前实际。一是立法权明确以后,各个地级市减少立法是好事,但是在宪法层面,在中央省市事权划分不够清晰。中央行政规章和地方法律产生矛盾时,谁来协调界定文件不清晰。二是市级层面立法增加了强制效率,肯定会带来伤害群众利益情况,在地级市立方层面怎么加强群众参与立法,监督立法过程的措施要明确清楚。”

“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考验着委员们的智慧和勇气。2015年,这个不平凡的一年里,更需要委员们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凝聚共识上有新作为,不断“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杨琴冬子)